
(作者:吴呈呈 初审:央行 央通达 丁陕龙 李立明 审编:杨川)

养老保险关系着每位群众的晚年生活,是最实在的民生福祉。延安市黄陵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作为直面群众的基层服务窗口,始终盯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全程便民心连心"服务理念为引领,从小事抓起、从细节突破,通过精细化服务、特色化创新、机制化改革,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用一件件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精耕细作办实事 筑牢群众"满意线"
基层服务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真切。中心聚焦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把"精准服务"落到实处,用细致服务换群众满意。
针对历史遗留的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接续难题,中心主动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武装部组建专项工作组,对2012年7月以来因地址错误、信息不全等原因未接续的转移手续逐一核查,最终锁定95名涉及人员。工作人员历时6个月深入乡镇社区、派出所上门核实信息、办理手续,成功为89名退役军人解决了"心头事"。
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成为服务常态:对身在外地的群众,通过微信指导材料准备、邮寄办理等方式提供帮办代办,今年已为8名群众完成异地服务;针对高龄、患病等无法线上认证的退休人员,开展上门认证服务,累计为12人完成资格认证;每月8日前对需年检认证人员逐一电话提醒,已及时告知293人,有效避免待遇停发问题。据统计,中心全年经办业务1000余件,实现零申诉、零投诉,群众满意度达100%。

特色服务解民忧 激活便民"新动能"
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中心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台账式"管理,让服务既有规范又有温度。
退休办理"刷脸办"赢得群众点赞。中心设立专人专岗,针对临退休人员推出线上办理指导服务,通过电话一步步教操作,实现退休手续"足不出户、掌上办结",截至目前已有29人通过该方式顺利办理退休。
为精准对接需求,中心在经办大厅建立"一领域一实事"台账体系,涵盖信访登记、特殊群体需求、适老化服务等5类台账,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都详细记录、跟踪办理。累计登记各类需求62人次,所有事项均已办结清零。针对复杂疑难业务,建立汇审制度,组建专业小组集中研讨、提前协调,今年已开展3次汇审,成功化解15件信访问题,让群众少跑冤枉路。

改革创新提效能 打造服务"升级版"
以流程优化为突破口,中心通过政策宣传创新、办理模式升级,让养老保险服务更高效、更贴心。
政策宣传走出"办公室",走进"朋友圈"。中心联合税务部门、参保企业组建服务微信群,开设"黄陵养老政策宣传微课堂",采用"一周一主题"模式,用通俗语言结合视频、图片解读政策,同时设置专人24小时在线答疑。已开展延迟退休、病残津贴等专题解读26次,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
"零跑腿"服务清单持续扩容。中心公布邮寄地址、电子邮箱和咨询电话,群众可通过三种方式提交业务需求,实现"不见面办理"。在此基础上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创新退休费预发机制:每月初提前提取下月到龄人员信息,主动提醒准备材料;在全省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前,对符合条件人员先行预发养老金。目前已提醒135人,完成预审135人、退休办理92人,其中84人享受预发待遇,让退休人员及时领到"养老钱"。

民生温度看得见 群众口碑传得远
一系列便民举措的落地,让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历史遗留的社保接续问题得到解决,养老待遇发放实现"不断档";上门服务、电话提醒等举措,让高龄、偏远地区群众办事更省心,目前因未认证停发养老金人员仅3人,创经办历史最低;"刷脸办""预发制"等创新做法,既防范了基金风险,又让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退休人员刘某在感谢信中写道:"工作人员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放在心上,办事严谨又贴心,让我们对政务服务有了更深的信任感,这正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服务。"
下一步,黄陵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将继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效,用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深耕养老保险领域,让惠民服务直达民心。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1月
11 / 11月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