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资背后的细致工作:让每一份温暖精准送达

  (通讯员:陈明梅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44.jpg

  七月底的午后,蝉鸣声声,办公室的电话铃声突然急促响起。“你们是不是算错了?我邻居跟我一样是退休职工,为什么他一个月涨了 80 元,我才 50 元?” 李阿姨语气中带着激动,“不是说都按 2% 涨吗?这差别也太大了!” 接到电话的小张立刻拿出提前编制好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简表,逐项计算李阿姨的调资金额构成,并对比分析出她与邻居调资存在差异的原因。李阿姨恍然大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原来是这样!你们算得比我家记账本还细,我这就放心了!”

24.jpg

  小张望向窗外,心中感慨万千。为了让每一分调资都精准、及时到账,让每一位退休人员安心,中心早已铺开了一张细密的工作网。

  深研政策,是夯实执行的基础。调资政策一经出台,中心便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集中开展政策研学。工作人员将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的核心条款逐条拆解,针对不同类型的退休人群反复测算,确保每个前台业务受理人员都能精准掌握 “怎么算、差在哪”。同时,对于 “平均涨幅不等于人人等额” 等易混淆的问题,提前梳理形成通俗易懂的常见问题小问答,保证既能讲清政策依据,又能算对调资账。

63.jpg

  兜底保障,为待遇发放筑牢防线。在正式启动调资的前夕,中心紧急开展待遇发放 “兜底排查”。通过认证系统筛查出超时未认证的人员名单后,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逐一打电话提醒并指导完成待遇认证。对于已暂停待遇发放的人员,在核实资格后第一时间办理续发手续,确保调资金额一分不少地发放到每个退休职工手中。

  优化服务,畅通了与群众的沟通渠道。考虑到部分退休人员对政策条文理解存在难度,中心编制了养老金调整方案简表,以清晰明了的形式呈现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高龄倾斜” 的计算方式,老人对照自身情况就能算出调整金额。此外,中心建立 “咨询登记与反馈机制”,将高频问题记录在调资咨询登记簿上,组织业务骨干集中研讨形成统一答复口径,确保同类问题解释一致。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调资简表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这些天的忙碌,看似是数字的核对、政策的解读,实则是把民生关怀精准传递到每个家庭。从政策落地前的细致筹备,到服务过程中的耐心解答,再到待遇发放时的周全兜底,中心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让 “老有所养” 更具质感。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