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杨川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在世界格局加速变化、科技浪潮澎湃的当下,发展竞争已演变为智力资本与创新活力的比拼。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回顾历史,大国的崛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与传统资源不同,人才资源具有创新驱动内核与自我增值的乘数效应。在前沿科技领域,重大突破皆源于顶尖人才的智慧。当下,我国虽拥有庞大的科技人力资源,但高端人才占比不足、结构矛盾突出。因此,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推动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是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路径。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至关重要。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的领导需贯穿人才工作全程,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整合各方资源。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应履行好相关职责,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压实责任,确保方针政策落地。强化政治引领,团结广大人才,做好专家联系服务,引导人才融入国家事业。
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关键在于 “松绑” 与 “激活”。打破 “四唯” 评价模式,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研究领域制定不同评价标准,解决人才帽子乱象。重点在于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强化激励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流动壁垒,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循环。同时,构建知识价值导向的激励保障机制,探索灵活薪酬制度,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解决人才生活后顾之忧。改革的关键还在于精准赋权,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构建优质人才服务体系。
构筑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需打通从基础教育到社会实践的全链条。国民教育体系是根基,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能力,破除 “唯分数论”;高等教育要深化改革,对接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职业教育要弘扬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完善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面向关键领域,重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科学家等人才,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解决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问题。
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需破除人才流动制度壁垒,深化签证等制度改革,探索国际接轨政策,解决海外人才后顾之忧。构建 “一站式” 人才服务体系,在住房、教育等方面提供精细服务,让人才安心发展。营造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创新氛围,弘扬科学家与工匠精神,建立容错免责机制,保障学术自由,鼓励人才挑战未知。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8月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