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实践:研究生见习成长记 —— 汉中略阳县就业见习典型案例

  (通讯员:苏瑶  林青)

  见习,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大学生就业见习更是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了通往职场的过渡平台。汉中市略阳县人社局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多项举措,全力打通从校园到职场的 “最后一公里”。从年初至今,该县已募集 56 家见习单位,提供 241 个见习岗位,涵盖医疗、教育、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热门领域,吸引了 31 名毕业生到岗见习。下面,让我们走进一位研究生的见习生活。

1.jpg

  在略阳县人社局就业见习政策支持下,作为应届研究生的 “我”,走进略阳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启了为期 12 个月的见习。这段经历如同灯塔,照亮了 “我” 从校园迈向社会的道路,带来了宝贵的成长感悟。刚进入行政单位,严谨规范的工作氛围便扑面而来,办公流程的有序、办事流转的严格程序,都体现出政府工作的系统性与严谨性。“我” 所在科室主要负责就业创业贷款及相关服务,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我” 踏上了学习征程。

  破 “茧” 之困:基层见习重塑自我,躬身实践筑牢作风

  二十余载校园生活,让我们在书本中积累知识,而社会大舞台则是实践的课堂。在见习中,“我” 深刻体会到与群众打交道的学问。“一杯水、一声问候、一个微笑”,看似简单,却是书本知识的实践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干部要多深入群众。通过见习中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经历,“我” 明白了如何与群众有效沟通。在见习里,“我” 领悟到以知为基、以行为本的道理。青年成长,需突破书本局限,投身实践。

  砺 “刃” 之锋:基层熔炉淬炼本色,热血担当点燃理想

  2025 年 2 月的春风行动暨苏陕协作专场招聘会,给 “我” 留下深刻印象。为确保招聘会成功,工作人员需对接企业、完善资料、了解群众诉求、做好回访并送工进厂。在电话回访中,与不同乡镇群众交流,确定出发务工时间和集合地点,起初 “我” 沟通生涩,面对群众困难和需求应接不暇。但在前辈指导下,“我” 不断调整沟通方式,学会耐心倾听、细致记录,逐渐掌握沟通技巧。同时,“我” 也意识到自己在公文写作、沟通协调、政策把握及问题处理等方面的不足。见习如同熔炉,促使 “我” 不断打磨提升综合能力。

2.jpg

  传 “炬” 之光:薪火相承赓续血脉,赤子情怀滋养初心

  见习期间,单位前辈常走访脱贫户,关注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就业生活,全力纾困助企、稳就业保民生。从对办事群众的微笑服务,到对困难群众的持续帮扶,都展现出为民情怀。单位通过用工培训、职业介绍、创业贷款、人才交流等举措,优化就业创业环境。跟随 “大学生返乡看企业” 团队走访家乡企业,“我” 看到企业发展背后的政策助力。前辈们的奋斗精神激励着 “我”,接过时代火炬,“我” 坚定了在平凡岗位践行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信念,见习不仅增长见识才干,更坚定了为民初心。

  这次见习,让 “我” 明确了学习方向,为思想 “充电”、精神 “补钙”、工作 “加油” ,也为略阳县就业见习工作增添了生动注脚。 略阳县人社局将继续推动就业见习工作,助力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 。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