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机械操作工:技能赋能就业,品牌引领致富

  (通讯员: 李俊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104.jpg

  在商洛市山阳县,“一技在手,致富不愁” 正成为当地群众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山阳县紧扣群众 “就业增收” 的核心需求,全力打造 “山阳机械操作工” 特色劳务品牌,通过精准定位、专业培训与市场拓展,助力群众从 “体力务工” 迈向 “技能就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精准破题,锚定痛点培育品牌

  山阳县作为劳动力资源大县,常年有超 10 万务工人员在外。然而,过去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多数务工者只能从事体力密集型工作,工作强度大、收入低且就业不稳定,“出力多、挣钱少” 成为制约群众增收的关键瓶颈。

  为解决这一问题,山阳县人社局于 2021 年启动 “劳务品牌培育计划”。通过深入镇(街)调研务工需求,并对接市场用工导向,最终选定市场需求大、薪资水平高的机械操作领域作为突破口。同时,引入商洛华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叉车、挖掘机、推土机操作及电工等专业培训,“山阳机械操作工” 劳务品牌由此诞生,为群众技能就业搭建了重要平台。

  全链赋能,从技能提升到稳定就业

  品牌培育,技能是核心,就业是关键。山阳县围绕 “培训育品牌、品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 的思路,构建了 “宣传 — 培训 — 鉴定 — 就业 — 服务” 全链条服务体系,确保群众 “学得会、用得上、留得住”。

  在培训环节,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课程,采用 “理论 + 实操” 的教学模式,让学员结业即能上岗。此外,人社部门还联合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使学员凭借 “技能证书” 闯荡市场。在就业对接方面,依托山阳秦瑞汇鑫人力资源公司,主动与浙江、江苏、北京等地的大型制造企业、建筑企业签订长期用工协议,建立 “定向输送” 通道。目前,已形成 “培训一批、输送一批、稳定一批” 的良性循环,累计为合作企业输送合格机械操作工超 5000 人。

  成效显著,小品牌撬动大增收

  经过三年的培育,“山阳机械操作工” 已从地方品牌发展成为 “就业金名片”,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更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数据显示,自品牌创建以来,已直接带动 5612 人实现技能就业,其中包括 527 名脱贫劳动力,务工人员月均收入稳定在 6000 元以上,较传统体力务工收入翻倍,年创劳务收入超 1 亿元。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目前已吸引 20 余家机械制造、工程建设类关联企业入驻或合作,间接带动 1 万余人就业,年劳务经济总收入突破 2 亿元。如今,在山阳,“学机械操作、当技术工人” 已成为新风尚。

61.jpg

  未来可期,持续擦亮就业 “金招牌”

  展望未来,山阳县将继续秉持 “标准化培训、专业化管理、品牌化运营” 的理念,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计划年均开展机械操作类培训 800 人以上,每年向市场转移输出技能型务工人员 6000 人以上。同时,还将拓展新能源设备操作、智能机械维护等新兴培训领域,推动 “山阳机械操作工” 从 “传统技能” 向 “现代技能” 升级,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帮助更多群众凭借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