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 “柞水缝纫工”:创新劳务协作 驱动就业振兴

  (通讯员:谈维江  杨莹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15.jpg

  近年来,商洛市柞水县围绕群众就业与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培育 “柞水缝纫工” 劳务品牌。通过创新协作模式、强化保障措施、精准对接市场,探索出 “品牌带动就业、就业助推振兴” 的特色发展路径,成为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24.jpg

  创新协作,打造劳务品牌发展引擎

  柞水县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构建 “四位一体” 劳务协作模式。该模式整合 “东部 + 西部” 资源,实现 “培训 + 就业” 闭环,推动 “学校 + 基地” 产教融合,拓展 “平台 + 品牌” 市场,有效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为劳务品牌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持。

  为夯实就业基础,柞水县累计投入 355 万元苏陕协作资金,建成 8 个就业基地与 4 个社区工厂,打造 “家门口就业圈”。同时,联合江苏省教育人才与柞水职教中心,开展 “组团式” 技能培训,精准培育 1070 名 “柞水缝纫工”,带动 3050 人就业,实现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 的良性循环。

  柞水县还通过 “叩门招商”,引入扬州安贝斯毛绒玩具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快速实现投产。这些企业吸纳当地 500 余名妇女劳动力,人均月增收 3000 元,既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又让群众实现 “顾家、增收两不误”。此外,柞水县与江苏、成都、西安、福建等地知名服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形成 “订单共享、人员输转、技能共育” 机制,推动劳务输出从 “零散务工” 向 “品牌化、规模化” 转变。

57.jpg

  靶向施策,凝聚品牌发展向心力

  柞水县坚持政策引领,将劳务品牌培育纳入县域经济规划,通过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形成跨区域、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柞水县开展定向技能培训,突出 “实操化、订单式” 培养,确保劳动力 “训得精、用得上”。同时,建设社区工厂与就业基地,降低群众就业成本,提升就业稳定性。

  为提升品牌影响力,柞水县统一技能标准、规范就业服务、宣传品牌形象,推动 “柞水缝纫工” 从 “体力输出” 向 “技能输出” 转变,实现品牌从 “有名” 到 “有实”“有值” 的跨越。柞水县还着眼长效发展,以产业链思维打通订单、生产、销售全链条,让劳务品牌成为连接县域经济与外部市场的重要纽带。

  “柞水缝纫工” 劳务品牌不仅是柞水县解决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也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柞水县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拓展服务领域,让 “柞水缝纫工” 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产业升级的 “金字招牌”。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