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洛南县:织密民生保障网 托起就业新希望

  (通讯员:韩佩)

4.jpg

  近年来,商洛市洛南县把开发管理公益性岗位,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保障民生的关键举措。创新实行 “四个从严” 管理模式,精准对接农村 “无法离乡、无业可帮扶、难以脱贫” 劳动力需求,构建规范、动态的就业帮扶体系,助力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15.jpg

  从严把控岗位开发,夯实就业保障基础

  面对公益性岗位数量多、种类繁杂、资金压力大的现状,洛南县建立 “三级联审” 机制。所有岗位开发,都要经过镇(办)初审、行业部门复审、县人社局局务会终审,杜绝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增设岗位。通过科学规划岗位类型,重点向生态护林、乡村保洁、治安协管等民生领域倾斜,既满足基层公共服务需求,又避免财政资金浪费。目前,岗位类型涵盖 12 大类 28 个工种,形成 “按需设岗、以岗定人” 的良好循环。

  从严筛选安置对象,精准帮扶困难群体

  秉持 “精准帮扶” 原则,明确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七类人员:大龄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对象、残疾人、毕业一年以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脱贫劳动力。建立 “大数据比对 + 实地核查” 双轨审核机制,依托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对申请者身份、社保记录、就业状态等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政策福利精准惠及困难群体。

  从严规范人员管理,提升岗位运行效能

  创新推出 “双重考核” 管理模式,实行 “用人单位日常管理 + 人社部门动态抽查” 机制。用人单位每月考核在岗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率和工作效率,县人社局通过 “电话抽查 + 实地检查” 不定期督查。对空岗、挂岗、冒名顶替等违规行为坚决查处,近三年累计清退不合格人员 37 名,追回违规补贴资金 58 万元。同时,建立 “三年退出” 机制,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在岗人员向市场化就业转型。

  从严审核资金发放,严守民生政策底线

  强化 “人、岗、钱” 统一原则,制定《洛南县公益性岗位补贴审核细则》,明确 “六不批” 标准:年龄超限、身份不符、重复申领、在岗超期(三年)、人岗分离、信息异常等情况,一律不予拨付资金。补贴通过 “社保卡” 直接发放到本人手中,资金拨付前进行 “系统审核 + 公示备案”,确保资金监管使用安全。

42.jpg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 5374 个,发放岗位补贴资金 3100 余万元,有效解决了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下一步,洛南县将进一步探索公益性岗位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子,积极推广 “公益岗位 + 技能培训” 模式,全面开发养老护理、非遗传承等特色岗位,落实 “岗位绩效星级评定” 制度,让公益性岗位切实成为稳就业、促共富的民生工程。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