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强基层 乐业旬阳添动能 ——安康旬阳市就业创业服务培训纪实

  (通讯员:刘会芳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15.jpg

  “原来智慧就业大脑能自动匹配岗位和求职者,操作起来这么方便!” 安康旬阳市蜀河镇就业专干王敏在实操演练后难掩兴奋。10 月 27 日上午,旬阳市就业创业重点业务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培训会顺利召开,这场聚焦 “数字赋能基层” 的专项培训,让 70 余名基层就业服务人员找到了提升工作效能的 “金钥匙”。

  此次培训由旬阳市人社局牵头组织,安康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创业就业服务科科长陈迪带队莅临指导,全市各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就业专干及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悉数参训。培训紧扣 “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 的就业帮扶工作部署,以 “政策实操 + 数字应用” 双轮驱动,为做优 “乐业旬阳” 服务品牌筑牢基层根基。

1.jpg

  精准授课:政策与技术双向发力

  培训内容聚焦两大核心板块,实现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在政策落实层面,针对四季度就业帮扶 “回头看” 专项行动进行细化部署,结合旬阳人力资源信息库 24 万余条数据,讲解重点群体动态跟踪技巧,推动帮扶政策从 “纸上” 落到 “事上”。在数字应用层面,围绕 “安康智慧人社” 平台展开系统教学,涵盖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就业业务应用系统及智慧就业大脑等模块,现场演示岗位智能匹配、培训需求精准推送等功能,破解基层 “数据不会用、平台用不好” 的难题。

  “以前给村民推荐岗位全靠经验,现在通过平台能快速匹配,效率至少提升 3 倍。” 参加培训的吕河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算了一笔 “效率账”。这种 “政策解读 + 案例分析 + 实操演示” 的授课模式,让抽象的服务规范转化为可复制的工作方法。

2.jpg

  实战赋能:打通服务 “最后一公里”

  培训现场专门设置实操演练区,参训人员分组运用平台处理模拟业务,从务工信息录入到交通补助核算,从公益性岗位备案到技能培训报名,全流程沉浸式操作。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授课团队逐一解答,形成 “提问 — 解析 — 再实操” 的闭环教学。

  这种实战化培训直击基层服务痛点。此前,部分偏远乡镇因平台操作不熟练,存在政策传达滞后、服务响应缓慢等问题。如今通过系统培训,基层人员已能熟练运用平台开展 “线上 + 线下” 服务,配合全市 1000 余人的就业服务队伍,可实现就业需求 “当日收、次日办”。据统计,旬阳市通过智慧平台已累计成功对接灵活用工 1.2 万余人次,数字赋能的成效逐步显现。

3.jpg

  靶向部署:冲刺收官战明确路径

  旬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屈崇伟在总结部署中提出明确要求:四季度要以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的紧迫感推进工作。一是紧盯 “两个至少”“五个不低于” 核心指标,对照人力资源信息库精准核查,确保任务达标;二是补齐公益性岗位管理、技能培训覆盖率等短板,依托平台提升服务精准度;三是落实 “1131” 帮扶机制,对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实施动态帮扶;四是强化数据质量管控,确保信息真实一致,为服务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从培训课堂到服务一线,数字赋能的种子正在三秦大地生根发芽。随着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安康智慧人社” 平台将更高效地链接 24 万劳动力与 5 万余个岗位,让 “乐业旬阳” 的品牌形象愈发鲜明。正如陈迪在指导中所说:“基层服务强了,群众的就业路才会更宽更稳。”



A.png

B.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