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会芳 初审:王蓓 周倩 栗庆娜 审编:杨川)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就业乃民生之基,增收为幸福之源。2025 年,安康旬阳市秉持为民之心,持续深化相关活动,聚焦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打出稳就业促增收的组合拳,以实际行动书写民生答卷,奏响了一曲惠民利民的和谐乐章。
稳定产业,筑牢就业之基
旬阳市聚焦四大产业园区、七条重点产业链以及 100 个重点项目,如磐石之固,稳扎稳打推进产业发展。通过 “人社服务进园区” 举措,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企业,仿若探寻宝藏般梳理出 12 类共 104 个紧缺岗位,形成《旬阳市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目录》。截至目前,已成功协助企业招聘 47 人,为重大项目提供技能培训和助企纾困等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如大鹏展翅,发展壮大,从而带动更多就业机会,让就业的根基愈发坚实。
特色产业亦如春日繁花,蓬勃发展。新社区工厂作为旬阳的一大特色,展现出旺盛活力。毛绒玩具企业不仅自主研发新产品,还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双循环发展。目前,全市在营新社区工厂 130 家,吸纳就业 4505 人,今年来已创造产值 4.97 亿元,成为群众家门口的 “致富工厂”,正如古诗所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特色产业便是这就业活水的源头。
精准帮扶,情系重点群体
对于高校毕业生,旬阳市实施 “全程护航” 计划,似温暖羽翼庇护雏鹰。征集 310 个见习岗位,推荐 37 人次见习,并对 177 名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就业率达到 96%。此外,2025 年的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助其踏上梦想征程。
脱贫劳动力再就业工作同样持续发力。通过劳务输出和就近就地就业相结合方式,旬阳市开展了 28 场招聘会,提供岗位 6500 个,帮助 9.23 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达 5.25 万人,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搬迁户)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脱贫家庭的心田。
同时,旬阳市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吸引返乡创业人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5 笔 1974 万元,扶持创业 15 人,带动就业 131 人。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 20000 元,让创业的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恰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归雁经济成为就业新亮点。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技能培训方面,旬阳市注重精准培训,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针对县域重点产业链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并常态化开展 “旬阳建工”“旬阳版画师” 等劳务品牌及订单式培训,累计培训超过 1500 人。同时,推进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劳动者提供提升技能的平台,宛如搭建起通往成功就业的阶梯。
此外,还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师徒帮带等方式,以赛促学,不断扩大技能人才队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传统木刻版画制作技能大赛,不仅提升了参赛者的技艺,也擦亮了 “旬阳版画” 这一培训品牌,正所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技能人才在磨砺中成长。
数字赋能,开启高效服务之门
旬阳市借助数字力量,打造智慧就业链,推动就业精准匹配。持续优化 “114” 平台,完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录入 24.2 万劳动力信息,并动态更新 11.5 万条就业数据。通过 “智慧就业链” 推送 5.5 万条次岗位信息,促成 673 人就业签约,让就业信息如灵动音符,精准传递到求职者耳边。
同时,发展零工市场,便捷灵活就业。建成 1 个县级零工市场、2 个镇级零工驿站和 1 个搬迁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覆盖全市各镇街。推广 “零工市场” 小程序,注册用户已达 1.5 万人,建立 13 个微信服务群,撮合短期用工 2.3 万单,为灵活就业人员打开便捷之门,似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就业自由的窗户。
下一步,旬阳市将继续秉持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的理念,致力于稳就业、促增收工作。加强政策引导,拓宽就业渠道,聚焦重点群体,强化供需匹配,完善服务体系,搭建 “家门口” 就业服务圈,让稳就业促增收的成果如阳光雨露,惠及每一位旬阳百姓,绘就更加绚丽的民生新画卷。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27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