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勉县:以“一技之长”拓宽就业增收之路

  (通讯员:张鸿雁 程庆冬)

108.png

  “培训第一天我就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中午自己动手完成的打卤面,味道真不错。我会好好学习,争取拿到毕业证书,年后先到餐馆里去锻炼锻炼,自己也准备开个小店,相信我家的日子会过的越来越红火。”培训学员欣喜地说道。新年伊始,从1月2日开始,汉中市勉县的就业技能培训已在该县同沟寺镇、元墩镇、茶店镇等镇村如火如荼开展,目前已开班13个,正在培训的专业有电子商务师、中式烹调师、电工、焊工、育婴员,50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水平,开启高质量充分就业之路。

  去年以来,勉县以“强化培训、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立足市场岗位需要和群众培训需求,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推进,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手工编制、种养殖等系列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更多劳动者凭一技之长端稳就业饭碗,引导更多城乡劳动力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之路,吃上技能饭,增收更出彩,不仅让群众掌握了就业技能,拓宽了就业增收渠道,推动了就业扩容提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jpg

1.jpg

  强化宣传,营造技能培训氛围。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技能培训政策的知晓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镇村广泛技能培训政策,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培训政策;线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下沉基层开展政策宣讲,致力于将技能培训惠民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全力营造“培训赋能、技能就业”的社会氛围。

  三个精准,确保技能培训实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培训针对性不强难题,实现适培人群全覆盖、就业技能大提升、务工收入稳增长。首先,精准培训对象。由县人社局牵头,各镇(街)具体组织,开展培训意愿摸底调查,按照劳动力培训需求和愿望分类建立培训需求台账,做到底子清、数据准,确保“想培训、出得去”的劳动力100%参加培训。其次,精准培训方式。根据开班培训地点和对象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和班次,采取“理论学习+现场实践”的方式,把课堂搬到服务一线、田间地头、广场人员密集地等地现场教学,突出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再次,精准培训内容。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以及不同人群的培训意愿开设形式多样、突出实效的培训课程。针对不同专业,邀请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专家,对参训学员进行授课,开展“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现场教学,并为学员们提供实操机会,使其能迅速掌握要领,并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交流,使整个培训现场充满浓厚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实用技能以及就业创业能力。

3.jpg

4.jpg

  严格把关,提升培训后就业率。在培训工作中强化廉政风险防范,严把事前、事中、事后三道关口,确保培训资金管理使用效益。严把“入口关”,严格评估资质准入。统筹培训工种及内容后,遴选出县内外具有办学资质的社会信用度高、培训针对性强、培训质量高、促进就业创业效果好的职业培训机构,严格执行“开班申请”审批制度,进行实名制管理。严把“过程关”,严格监督全程跟进。培训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学员满意度等方面对培训机构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的立即督促整改,坚持把督导指导贯穿培训工作全过程。严把“后续服务关”,有效提升培训后就业率。培训结业后,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参训学员后续就业情况,持续提供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切实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根据其技能掌握情况,开展岗位信息对接,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帮助实现就业。同时,组织人力资源公司、企业走进培训学校开展点对点专场招聘会,让学员享受“出校门 进厂门”一条龙式就业服务,以技能稳岗就业,吃上技能饭。

  去年以来,勉县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80期,培训学员3008人次,其中脱贫人口976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1人次9.1万元;累计培育焊工1429人,其中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1230人,就业后月工资达到9000元以上,让众多劳动者凭一技之长端稳就业饭碗,有力地推进了“勉县焊工”劳务品牌创建。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期待您的关注.jpg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