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鸡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谢菲 审编:杨川)
有幸聆听党校李伯钧教授关于作风建设的专题讲授,教授以扎实的功底、生动的案例和精辟的分析,为我们开启了全新的认知视野,让我对作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发了诸多思考。
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人员,深知作风建设意义重大,它不仅关乎党员干部自身,更是社保服务提质增效、践行服务为民理念的关键。回溯历史长河,崇俭尚实、为民服务的理念源远流长,古代典故中亦蕴含着其精神内核。
以古镜为鉴:贞观节俭与服务初心的呼应
作风建设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保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唐太宗李世民以 “厉行节约” 为治国之道,他身着布帛,车驾、器物注重实用,拆除洛阳宫殿奢华装饰,停建龙舟以减轻百姓负担。他常言:“朕每一食,则思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这种 “去奢省费” 的理念,与今日社保服务的 “精简流程”“一次办” 改革异曲同工。我们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公开办事流程,推进 “一窗通办”,开拓线上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皆是 “为民减负” 的创新之举。群众的笑容,恰似《贞观政要》中 “百姓安乐” 的回响,印证着 “密切联系群众” 的精神传承。
以古尺为度:包拯铁面与作风建设的共鸣
作风建设也是一把标尺,衡量着社保服务人员的作风与担当。宋代包拯任端州知州时,不搜刮当地珍砚,离任时未带走一方。其 “廉者民之表也” 的操守,与今日社保服务 “筑牢廉洁防线” 的要求相呼应。面对利益诱惑,我们当以包拯 “拒砚” 自警,公私分明,杜绝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的作风问题。古代清官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的自律,时刻警示我们:社保经办业务应如包拯断案般公正,如端砚般洁净。
以古策为翼:西门豹革新与服务创新的接力
作风建设更是一股动力,推动社保服务不断创新。战国时期西门豹以 “引漳十二渠” 破除迷信、发展生产,其 “因势利导、革故鼎新” 的智慧,与今日社保服务创新思路一脉相承。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群众对社保服务便捷性、智能化要求提高。我们探索 “智慧社保” 模式,提高 “网上办”“掌上办” 质效,利用大数据精准服务,诠释着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的担当。同时,我们走进社区、企业,举办宣讲会,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作风建设既承载着 “克己奉公” 的传统基因,又焕发着 “服务为民” 的时代光芒。从唐太宗的 “戒奢从简” 到包拯的 “清正廉明”,从西门豹的 “革故鼎新” 到今日社保服务的 “提质增效”,作风建设始终与 “为民” 紧密相连。我们从古人思想与实践中汲取养分,为作风建设注入文化内涵,也为其落实提供历史借鉴。
筑牢社保服务为民根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群众的期盼。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创新的举措,书写社保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社会保障的阳光温暖每一位群众!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27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