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沾泥土 心中有真情——记陇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郑引军先进事迹

        郑引军,男, 1995年9月参加工作,1995年至2007年8月在牙科乡人民政府工作, 2007年9月至今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学善思,敬业奉献,严以律己,为人正派,多次被牙科乡党委、人社局党组评为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坚持学习,当好“政策明白人”。学习是他长期坚持的好习惯。一直以来,他勤学善思,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各项大政方针和政策,全面系统学习中、省、市出台的城乡居保政策。他的学习不仅局限于用眼睛看,遇到新知识点他还会认真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学习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尽管干了多年的城乡居保事业,对各项政策已烂熟于心,但是宝鸡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文件汇编依然摆放在办公桌上,他每天都会翻一翻,遇到群众来咨询,他都能精准翻到相关政策,通过打比喻、举列子等方式给群众讲解明白。

  钻研业务,当好“宣传段子手”。为推进参保扩面,引导激励更多参保对象选择尽早参保、尽可能选择较高档次缴费,他经常将城乡居保各项政策、业务编辑成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被《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陕西社会保险》等刊物多次刊登。他编写的城乡居保政策宣传段子,广泛流传于省市及兄弟县区各类社保群,他也因此成为我省社保行业有名的“段子手”。

  心系群众,当好“群众贴心人”。他经常告诉单位同事和镇村居保工作人员,接待群众要多点耐心,多点细心,给群众讲清楚政策规定和业务办理流程,让群众少跑腿,争取不跑腿。每次下乡走访或者宣传政策,他都不厌其烦给群众讲了一遍又一遍。平时工作中,他不怕麻烦,不惧困难,永远都充满活力,积极向上。从来没有听见他抱怨,甚至没见他休过年假,每遇到假期值班或者加班,他都主动担当,从来没有领导干部的架子,待人和蔼谦逊,遇到棘手的问题总是和同事们探讨交流,解决问题力求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

  敢于突破,当好“创新突击手”。陇县农村部分参保对象由于自然灾害、身体状况等原因经济确实困难,所以断保、停保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群众利益,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方奔走联系一爱心企业一次性捐助9300元,为11名家庭特别困难,无力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用且即将到龄的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确保了这些老人如期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基本模式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但是我县受制于集体经济发育不足的事实,集体补助这项一直未起步。为了填补集体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空白,他敢于突破,充分调研,紧盯陇县烤烟这一主导产业,积极协调、多方联系烟草公司,为我县595名种烟农户一次性补助养老保险500元,探索出了陇县社保新模式,完善了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这一做法,使陇县社保事业荣登新华社《半月谈》、《新华社内参》,除此之外,被《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潇湘晨报》、《学习强国》、《广播宝鸡》、陇县政府网站等多家媒体刊载。

  “咱们管的参保对象基本都是农民,咱是农村出生,咱也办不了其他大事情,就督促农民早参保、多缴费,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障。”这是郑引军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时常念兹在兹的城乡居保事业。他就是这样一位脚上沾泥土,心中有真情的人!    (通讯员:张松萍)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