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赵鹏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养老金准时到账,手机缴费有人教,这日子美得很!” 重阳节来临之际,洛南县石门镇留题村 90 多岁的张桂兰老人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政策手册,即兴打起快板,朴实的唱词里满是幸福感。连日来,商洛市洛南县人社局联合各经办机构、镇办开展 “重阳敬老情” 系列服务,将政策宣讲、数字帮扶、上门服务送到老人身边,用贴心举措诠释 “为民、便民、利民” 的服务宗旨。

政策宣讲接地气 算清养老 “明白账”
“缴费档次直接关系补贴多少,选对档次就是为晚年攒底气!” 在石门镇太白岔村的院坝里,人社工作人员围坐成圈,用 “拉家常” 的方式解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针对村民最关心的缴费标准、待遇计算等问题,工作人员现场铺开 “政策明白卡”,用 “投入产出表” 直观展示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的实惠 —— 以年缴 3000 元为例,不仅能享受政府补贴 200 元,累计缴费 15 年后,每月养老金可比最低档次多领近 300 元。
宣讲现场特意设置 “反欺诈骗保警示角”,通过 “冒领养老金受处罚” 等真实案例,提醒村民守住 “养老钱”。“以前总担心政策复杂,现在听明白、算清楚,明年肯定选高档次缴费!” 村民李大叔的话道出了在场老人的心声。这种 “靶向式” 宣讲已覆盖全县 12 个镇办,累计发放宣传资料 8000 余份,解答群众疑问 2300 余条。

数字帮扶手把手 跨越 “智能鸿沟”
“点这里选‘待遇认证’,对着镜头眨眨眼就行!” 柏峪寺镇庙坪村的文化广场上,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老人操作手机。针对农村老人 “不会用、不敢用” 智能设备的难题,服务队专门制作 “图文操作指南”,用大号字体标注微信小程序缴费、待遇认证等关键步骤,对视力不佳的老人还提供 “语音引导” 服务。
83 岁的王奶奶常年独居,此前因不会线上认证一直发愁。工作人员上门演示后,她反复练习三次便掌握了技巧:“原来这么简单,以后再也不用麻烦邻居了!” 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 “数字助老” 培训 46 场,帮助 1700 余名老人掌握基础线上操作,同步签发电子社保卡 214420 张,让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不掉队。

上门服务解民忧 织密养老 “保障网”
“真是太感谢了,足不出户就换了新社保卡!” 洛源镇 79 岁的独居老人周爷爷接过工作人员送来的第三代社保卡,看着激活成功的提示短信连连道谢。针对农村老人 “出门难、办事远” 的痛点,洛南县人社系统联合金融机构推出 “帮代办 + 上门办” 服务,组建 28 支流动服务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社保卡换发、待遇认证等 “一站式” 服务。
在退休人员待遇保障方面,当地建立 “数据预警 + 主动服务” 机制:每月通过系统排查到期未认证人员,提前 3 天电话提醒;对高龄、卧床等特殊群体,由工作人员联合社区网格员上门认证。今年以来,已为 820 名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完成 6033 名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认证率达 100%。
“既要帮老人办成事,更要护好钱袋子。” 洛南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中同步开展养老反诈宣传,通过发放 “防骗手册”、讲解 “保健品诈骗、虚假养老服务” 等常见套路,提醒老人牢记 “不转账、不泄密” 的防护准则。目前已通过日常回访开展反诈提醒 5000 余次,筑牢老年人财产安全防线。

长效服务不止步 打造老年友好环境
“适老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洛南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系列服务只是开端,下一步将深化 “三个机制” 建设:建立 “政策宣讲常态化” 机制,结合村级幸福院活动,每月开展 “养老政策进村居”;完善 “数字助老接力” 机制,培育 “邻里互助员” 队伍,形成 “专业人员 + 热心群众” 的帮扶网络;优化 “特殊群体台账” 管理,对高龄、失能老人实行 “每月随访”,动态更新服务需求。
从政策宣讲到数字赋能,从上门服务到反诈守护,洛南县人社系统用 “有温度的服务” 破解养老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已通过 “帮代办” 完成第三代社保卡换发 18950 张,构建起 “线上有指导、线下有服务、应急有响应” 的适老服务体系,让尊老爱老的美德在秦岭深处持续传递。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1 / 10月
20 / 10月
16 / 10月
23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20 / 09月
19 / 09月
05 / 09月
27 / 08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