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 + 科技” 赋能乡村振兴,共绘第二师铁门关市新画卷

1.jpg 

  金秋九月,大漠绿洲铁门关市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第十个 “中华慈善日” 来临之际,9 月 7 日,第二师铁门关市 “慈善 + 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职工增收致富座谈会在二十五团隆重举行,来自各地的慈善组织代表、农业科研专家、爱心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商慈善与科技融合发展大计。

2.jpg

  “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此次座谈会以慈善文化 “五进” 活动为契机,旨在探寻慈善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勾勒新蓝图。

3.jpg

  座谈会在两个场景中同时拉开序幕。一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青年歌唱家刘媛媛女士首次走进兵团基层团场,在二十五团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公益音乐课。她参观了学校艺术教育功能室,用悠扬的歌声和生动的故事,为孩子们传递家国情怀,点燃艺术梦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刘媛媛女士的公益之举如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同时,她还为守边人子女捐赠了爱心助教助学用品,并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亲切慰问了优秀教师代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为边疆教育事业的辛勤付出。

4.jpg

  另一方面,参会人员在种植示范基地观摩农业新技术运用成果。600 亩圣女果种植示范基地里,果实饱满鲜亮,红似火、粉似霞,微风拂过,果香四溢;小麦铺膜套种玉米基地中,科学精准的种植布局和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展现了 “减棉增粮” 战略下农业转型的丰硕成果。“小麦铺膜套种孜然、玉米、莲花白” 的 “一季四熟” 技术,更是让土地利用率实现质的飞跃,成为职工增收的 “金点子”。在贵红 6 号食用椒基地,辣椒长势喜人,现代化农机现场展示了翻土、铺膜、播种等流程,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图景一目了然。

5.jpg

  随后,众人回到主会场,二十五团副团长陈鹏祥致欢迎词,分享了 “慈善 + 科技” 助力农业发展的探索历程。西安市慈善会副会长姜洪耀代表捐赠方发言,他回顾了陕疆两地的守望相助之情,并表示未来将深化合作,搭建 “慈善科技兴农” 协作机制。

6.jpg

7.jpg

  师市慈善总会通过播放宣传片《慈善 + 科技,聚力民生福祉,赋能乡村振兴》,展示了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推广、慈善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从 “科技之冬” 培训到乡村振兴项目,从数字慈善项目到优质品种试种,慈善与科技的融合为职工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8.jpg

  会上,师市慈善总会还对西安市慈善会、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了表彰,颁发了牌匾,感谢他们的善举。同时,为小麦铺膜套种模式技术示范户发放了补助金,鼓励他们继续发挥示范作用。

9.jpg

  在经验交流环节,种植户代表们分享了自己通过 “慈善 + 科技” 实现增收致富的经验,让在场人员深受启发。师市慈善总会会长阮伯平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 “慈善 + 科技” 融合,完善数字慈善平台,让慈善之光照亮兵团的每一个角落。

10.jpg

11.jpg

12.jpg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第二师铁门关市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慈善与科技的共同助力下,铁门关市的明天将更加美好,职工群众的生活也将如 “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