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在陕西人社系统引起热烈反响。陕西人社系统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各市人社部门第一时间纷纷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就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抓好就业这件民生头等大事,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 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西安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廉宏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眼当前和长远,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服务保障民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精准指引。我们将全面对标对表,紧贴西安实际,强化工作统筹,超前部署发力,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作出人社贡献。主要做到“五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经济拉动。结合我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和“2024年为民实事”部署安排,紧盯工业企业增产扩能、重点项目推进建设等,积极培育就业新动能,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二是更加注重政策引导。完善落实现有政策,加强新政策研究储备,进一步织密织牢稳就业促就业政策体系。三是更加注重岗位供给。加密举办就业招聘活动,年内继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00场,全年提供市场化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四是更加注重服务提质。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牵引,全面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全年设立就业服务站(点)不少于500个,其中校园服务驿站不少于50个。按照“一区一县一品牌”思路,打造8个区域特色线上零工平台,建立16个零工市场。五是更加注重权益维护。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虚假招聘、非法职介等问题,积极营造公平、法治就业环境。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勇担就业发展重任
宝鸡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永林
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就业工作。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下一步,宝鸡市人社部门将牢记嘱托、担当使命,带头学习、全面贯彻,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牵引,深入实施“一四五十”战略,抓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构建人力资源产业园、实训培训基地、零工市场、社区工厂“四位一体”就业保障体系。加快宝鸡技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麟游县公共实训基地2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1万人。发挥“西岐名吃”等劳务品牌引领聚合效应,实现零工市场县区全覆盖,带动就近就地就业。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强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保障,推进援企稳岗、培训优岗、创业增岗、公益托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以上,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宝鸡人社力量。
新思想统揽构建新就业格局 坚定不移阔步走好民生保障新路径
咸阳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卫东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开展集体学习,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给予的高度关注,对人社工作和就业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和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咸阳人社部门将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着眼新特征、聚焦新要求,贯通深化落实“三个年”活动,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抓手,全方位构建新的“大就业”工作格局,优化运行机制、打破职能界限、综合精准施策,突出以“小切口”精准服务推动“大就业”目标落实,重点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供给,服务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岗扩容,有效激发市场化配置就业活力,高质量搭建人才、劳动力与市场主体供需对接平台,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有力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以高质量就业工作引领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咸阳人社新力量。
加强就业数字赋能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铜川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俊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铜川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俊民表示,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三项工程”建设。围绕产业深入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工程、劳务品牌培育工程、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充实完善“雁翔铜川”精准就业创业服务内容,打造独具铜川特色的就业品牌化、智能化、便捷化、一体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二是数字赋能,智慧服务。深化“铜川有活儿”“铜易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应用,实现人岗精准匹配,破解“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等问题。建设“铜川市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线下平台和“铜易创业”线上平台,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体化、集成式服务,以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三是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围绕铜川市“六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企业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分类实施帮扶,开展针对性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鼓励其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促进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
优服务 强举措 用情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渭南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下一步,渭南人社系统干部职工要对标对表中央部署要求,不断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推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凝聚政策活力。统筹协调就业工作,聚集本地援企稳岗促就业工作合力,持续发挥用工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就业动态监测,强化部门政策协同。二是深挖岗位潜力。充分运用赴福建、江西等地访企拓岗的成果,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桥梁,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三是强化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靠前沟通对接市域内各高校,推动“1131”服务从“出校门”到“进校园”,深化援助帮扶举措,确保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四是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推动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加快完成“秦云就业”平台本地化,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便捷优质的人社服务,不断提升满意度。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就业扩容提质 开创延安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局面
延安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积极开发充足的就业岗位,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供科学合理的薪酬待遇,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和营造优良的就业环境。
作为一名人社干部,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中,树牢人社为人工作理念,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上下功夫,在推动就业扩容提质上求突破,在帮扶重点群体就业上做文章。结合延安实际,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持续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推动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在延安落地落实,年内建成2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制定《延安市劳务品牌培育创建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陕北剪纸”“安塞腰鼓”“宝塔月嫂”“圣地保安”“陕北农小厨”“延安果艺师”等具有延安特色的劳务品牌,打造一批市级示范性人力资源市场,全力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中彰显人社新担当。
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榆林市人社局副局长李福峰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榆林市人社系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就是要以高质量服务助力高质量就业。一是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二是充分发挥县区级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零工市场、就业服务驿站和网络供需服务平台作用,实现岗位精准对接;三是用足用好就业补助资金,保障各类创业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四是强化劳动权益保障,让群众安心就业;五是发挥园区就业平台、创业孵化平台、技能培训平台、劳务协作平台作用促进就业;六是拓宽就业新途径,让社区工厂吸纳、重点工程项目促进、灵活就业解决、公开招聘录用、公益性岗位安置筑牢就业重点群体帮扶防线。
聚焦“高质量充分”目标 让群众省心舒心安心就业
汉中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本福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时刻关心牵挂着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这次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提出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立完善促进就业制度机制,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坚持系统思维,把解决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与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与解决企业招工引才问题有机结合,探索“人员招聘+技能培训+上岗就业”“订单培训+校企合作”等新模式,推动“就业+用工”一体化解决。二是坚持分类施策,建立重点群体分类培训机制,实施高校毕业生融入汉中计划,强化困难人员“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推动就业政策直达快享,实现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三是坚持精准高效,着眼“方便快捷、精准匹配”,推动就业服务下基层、进园区,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布局,推行“家门口就业”模式,让群众就业更省心更舒心更安心。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 助力幸福安康建设
安康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龙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回答了事关就业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更彰显了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安康人社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主题,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要充分认识抓就业就是抓发展,抓就业就是抓基础的重要性,将高质量发展贯穿于就业提质扩容的全过程,积极培育各类园区基地,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带动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要壮大毛绒玩具产业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载体,积极推动智能毛绒玩具创新中心、纳米多功能毛绒纤维协同创新中心实质性运营,持续把毛玩产业作为安康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路径,引导新社区工厂从农村安置社区向城镇社区扩展,在提质扩量的基础上加大吸纳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要聚焦“人社工作进园区”,充分发挥民生部门的政策优势、服务优势,推动涉企人社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便捷快办,不断让人社政策更好地服务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民生为本的幸福安康贡献人社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以高质量就业助推商洛高质量发展
商洛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爱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是深刻领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这一战略要求落到实处,体现在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巩固已有成效,强化举措创新,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二是把握形势,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及时准确把握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开拓市场化就业岗位,稳定政策性岗位供给规模,持续用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三是强化服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开展“1131”就业服务,不断提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深化“家门口”就业服务,多种方式提升就业技能,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就近就业。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托底困难群体就业。四是完善创新,发挥平台机制优势。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劳务品牌提档升级、职业技能赋能提升“三项工程”,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采取观摩、督导、调度等方式,做实做细就业各项工作。五是守牢底线,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加强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等风险隐患。加强人社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加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维护公平有序就业环境,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立足新定位新使命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杨凌示范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赫思远
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杨凌示范区人社局将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一是支持产业发展。立足现代农业“国家队”定位,推动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培育,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抓手,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强化技能培训,推进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二是做实就业服务。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分类指导和精准帮扶,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依托杨凌人力资源产业园和杨凌农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就业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三是加强权益保障。扎实推进根治欠薪提质增效,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风险隐患,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陕西人社)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