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石泉县银杏坝上的驻村 “星光”:以实干赴振兴之约

  (通讯员:张伟   初审:央行   央通达  袁素娟   审编:杨川)

7.jpg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雾中的银杏坝村,青山如黛,炊烟袅袅,宛如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安康市石泉县银杏坝村驻村工作队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与担当,俯身乡土,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初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踏破铁鞋寻初心,扎根乡土映赤诚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 李大钊先生的这句名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驻村工作队的前行之路。初到银杏坝村,陌生的环境、复杂的村情,曾让队员们心生迷茫。然而,当他们手持民情日记,踏入 92 户脱贫户的家门时,一切困惑都烟消云散。

  他们跟着村干部走街串巷,学习走访技巧,提升沟通能力。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踏遍了全村的每一条小道,走进了数百户村民家中。秋收时节,看到谷堆高耸,他们与村民一同欢笑;面对老旧道路通行困难、留守老人生活不便等问题,他们将这些牵挂一一记录在案。“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他们愿做深山里的点点星光,为村民照亮前行的道路。

  迎风斗雪奉真心,服务群众暖民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这句诗,在银杏坝村得到了生动的诠释。驻村工作队始终秉持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精神,深入群众,与百姓唠家常、问冷暖。茶余饭后,他们走进村门、踏入屋门,逐渐敲开了村民的心门,从 “生面孔” 变成了 “家里人”。

  暴雨来临之际,他们与村干部一同深入村民家中,挨家挨户进行预警和提醒。“梅叔,连日降雨,山体滑坡,路都封了,这几天就待在家里,别乱跑,有什么需要就给小张打电话。”“陈爷爷,要大降温了,多穿点衣服,可别在家里生火取暖啊。” 一句句贴心的话语,如同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村民的心。每当听到村民那一句句 “谢谢你们想着我们”,队员们便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驰而不息悟恒心,闯关破难担使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纷繁复杂的村级资料整理工作,驻村工作队也曾感到无从下手。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虚心向同事请教,从档案目录编制、材料逻辑梳理,到数据相互印证、报告撰写规范,一点一滴地学习,一遍一遍地修改。

  第一书记常说:“资料不是应付检查的纸,而是乡村工作的脚印,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百姓。”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队员们的心里。如今,他们不仅学会了规范建档,更深刻理解了每一页资料背后所承载的责任与传承。“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资料工作虽看似平凡,却是乡村治理的 “基本功”,更是记录银杏坝村发展变迁的 “见证者”。

52.jpg

  驻村的日子里,队员们见过清晨的薄雾,守过深夜的星光,尝过走访路上的艰辛,也品过为村民解决问题后的甜蜜。未来,他们将继续做田埂上的 “赶路人”,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工作,与村民携手并肩,共同描绘银杏坝村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