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治理沃土,绘就和美新篇 —— 商洛市丹凤竹林关镇东楼村以 “五优化五提升”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通讯员:周飞   审编 :杨川)

50.jpg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商洛市丹凤竹林关镇东楼村深谙此道,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 “五优化五提升” 行动,在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进程中,为社会治理创新注入强劲动能,谱写乡村善治新篇章。

1.jpg

  织密组织网络,凝聚治理合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东楼村优化拓展党建网格,构建起村党组织、产业支部、居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 “四级网格” 体系。探索 “党建进组、服务入户” 模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网格单元,形成闭环式组织链条。今年以来,20 余项精准服务如春雨般浸润群众院落、田间地头,推动党建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让基层组织的 “神经末梢” 更灵敏、更有力。

  锻造骨干队伍,夯实治理根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东楼村聚焦选优配强 “两委” 班子,实现干部队伍 “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 的蜕变,基层战斗堡垒愈发坚实。出台后备干部培养意见,精心培育 3 名后备力量,为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设立 “AB” 式服务岗位,村 “两委” 干部化身群众身边的 “贴心人”,在解决急难愁盼中彰显担当,成为基层治理的 “排头兵”。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东楼村立足乡村建设、矛盾排查、环境整治等实际需求,创新 “人盯人 +” 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围绕 “谁来盯、盯什么、怎么盯”,借助微信群发送信息 180 余次,实现网格发现、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这一机制如精准的 “绣花针”,有效打通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堵点、难点,织就基层安全稳定的防护网。

2.jpg

  整合多方资源,激发治理活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东楼村印发党建互联互动意见,通过村党组织与驻村单位 “五联” 工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治。结合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 “双报到”“双考双评” 机制,推动驻村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主动下沉,累计为群众办实事 30 余件,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构建起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

  推进三治融合,涵养治理新风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东楼村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抓手,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自治方面,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治理平台,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法治方面,培育 “法律明白人”、打造学法用法示范户,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德治方面,常态化开展价值观教育,推进移风易俗,举办 “道德评议日” 等 10 余场活动,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落地生根,绘就基层治理的文明画卷。

3.jpg

  东楼村以 “五优化五提升” 行动为笔,以党建引领为墨,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图景。未来,东楼村将继续深耕细作,让基层治理的沃土孕育出更多和美乡村的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