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就业扶贫激活“一池春水” 托起群众更好的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就业既为家庭带来了希望,又增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今年以来,紫阳县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有劳就有技、有技就有业、脱贫不返贫”为目标,完善三级就业扶贫体系,突出抓好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技能培训、新社区工厂培育、贫困人口参保、就业扶贫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全面巩固提升就业扶贫质量和成效,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既定目标。

1.jpg

2.jpg

3.jpg

  “点对点”人性化对接服务 帮扶外出返岗复工

  “算了算,今年钱没少赚,能过一个好年了……”再过些日子,在广东打工的王万山就要回来过年了,这一年,对于他和他的家庭来说,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而就在年初,一家人还被疫情的突袭搞得愁云密布,先是各大企业工厂都按要求停工停产了,后来得以复工,出行也成了一个问题。还能不能及时返岗复工赚钱?王万山一家为此急得抓耳挠腮。

  考虑到本县众多农民工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紫阳县人社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加强与交通、卫健等部门的协作,县镇村三级联动,按照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微信工作群和日报告制度,采取包车专送、补贴交通费用、发放防疫用品等措施,不间断开展有组织的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

  就这样,和王万山一样,共49批次5900人得以顺利外出返岗复工,不仅一家人的生计得到了保障,也带动了全县就业脱贫工作的进展。单是在这一举措上,县人社局就兑现“点对点”包车资金149万元,发放个人交通补助180余万元,全年农民工外出务工达8.3万人,超出上年度同期外出务工人数,紫阳县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工作也受到省人社厅的通报表彰。

4.jpg

5.jpg

6.jpg

7.jpg

  多层次开展培训“授之以渔” 提升贫困群众劳动技能

  促就业,岗位是关键,而岗位的关键则在技能。高桥镇铁佛村的贾学云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学到了一技之长,成了一名修脚足疗师,如今在甘肃一家修脚店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而且,随着她技能水平的提升,还逐渐成长为店里的骨干,工资水平也上了好几个台阶。“真想不到,我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也能拿到和白领一样的工资……”她对自己的现状十分满足之外,也对未来有了更好的规划,“我想再干两年,攒攒钱,自己也开个店,自己当老板……”

  县人社局实施的技能培训“紫阳模式”,帮助了一大批想找份好工作却苦于无学历无技能的贫困劳动力。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宗旨,该局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劳动者提升就业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对参训学员实行“三包两免一补”政策,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食宿费,补助交通费。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和贫困群众需求抓培训,大力开展“修脚足疗、家政月嫂、民歌茶艺、特色烹饪、建筑劳务、针织缝纫、电子商务”等培训项目。

  不仅如此,今年还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组织开展了农民工百日线上培训,大力开展企业以工代训、县校合作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为企业纾困解难送上“政策礼包”,为广大贫困群众提供能力“上升渠道”。2020年,该县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5426人,就业率达76%以上。

8.jpg

9.jpg

  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弱劳动能力者也能就业

  眼下天气越来越冷,但是梅绍强还是会坚持沿着家里附近的河道巡查,看到河面或河湾上有垃圾,便及时打捞清理,遇到有人不经意往河里扔垃圾,也及时上前劝阻。

  梅绍强家里就三口人,因为要照顾两个学生没法出门务工。“村委会帮我找了护河员的工作,每年工资5000元。现在我也算是有了工作,有了稳定收入,既经管了小娃子上学,又还有时间兴下家里的茶园。”对于这份工作,他非常珍惜。

  就业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为帮助年纪大、无技能的弱劳动力实现就业,县人社局结合乡村社会公共事务需求,开发了4027个公益性岗位,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实行兜底安置,按月兑付岗位补贴,全年发放岗位补贴资金2210万元。

10.jpg

  工厂开到家门口 贫困户变身上班族

  杨朝坤一家是紫阳县麻柳镇赵溪村的贫困搬迁户,2019年8月起,她在位于镇上的多乐玩具新社区工厂上班。“虽然月收入只有2000多块,比过去在外打工赚得少一点,但现在可以照顾小孩子上学。”覃丕珍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很是满意。

  麻柳镇赵溪村属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较多,劳务输出为百姓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多数家庭都过着“男出门、女看家”的生活。尽管壮年男劳力常年在外辛苦务工,但主妇在家没有就近就业挣钱的岗位,只有守着“一亩三分薄地”过活。家庭过日子一家老小日常要花销,一年到头来零打碎敲,还是存不下整钱,日子照样过得紧紧巴巴。通过县人社局的努力,在2019年8月,多乐玩具新社区工厂正式开工投产,解决了麻柳镇集镇安置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116个,其中贫困户占45人。

  社区“小工厂”,可起帮扶大作用。目前,该县已发展新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家庭工坊共计86家,涵盖了全县27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吸纳就业2600余人。

  (张健 唐显丽 胡瑞书)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