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稳就业工作暨根治欠薪工作调度会召开

  稳就业就是稳发展、保民生。6月27日,汉中市稳就业工作暨根治欠薪工作调度会召开,会上通报了近期稳就业重点任务、根治欠薪和“无欠薪”城市创建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下步重点工作。截至6月26日,城镇新增就业32378人,占年度计划的92.5%;城镇登记失业率3.5%、低于控制目标0.8个百分点;帮助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4609人,同比增长36%。总体来看,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会议强调: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稳就业。当前,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们面临“四个挑战”,即外部冲击与内部承压的挑战、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交织的挑战、新型业态与传统模式冲突的挑战;“四个矛盾”并存,即“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与留不住的矛盾并存、技能型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突出、企业“稳岗难”和员工“满意难”的矛盾并存,全市就业的基本形势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亟需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牢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坚决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稳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持续降低失业率,保持就业总体稳定。

  第二,稳住市场主体扩就业。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主渠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一是以更大力度做好援企稳岗。对特困行业、困难企业,人社部门要牵头执行“免、减、缓、返、补”减负纾困政策,确保直达企业、应享尽享、快速兑现。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在社保补贴、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减税退税、房租和水电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予以更多倾斜,发改、工信部门要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加快清偿欠款,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负担,支持市场主体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二是以更大力度做好纾困解难。工信部门要带头深入开展亲商助企活动,“一企一策”解决融资、用能、物流等难题,保障骨干企业稳产满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金融部门要对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落实续贷展期、融资担保支持、贷款利息补贴等惠企政策,给予纾困专项资金倾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住就业岗位。三是以更大力度做好供需对接。人社部门要继续完善好企业缺工、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三个信息库”,健全企业用工常态化对接机制,强化就业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积极发展共享用工,引导建筑、餐饮等企业共享人力资源,调剂用工余缺。四是以更大力度做好就业培训。人社部门要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和职业院校作用,落实技能提升补贴、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围绕机械加工、电子装配、信息技术等紧缺工种、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学徒制、订单式、定向化培训,为产业发展培育更多技能型人才。要用好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资金,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面对普通群体、困难群体,直接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让他们逐步从普通劳力向产业工人转变。

  第三,紧扣重点人群促就业。重点群体就业稳,则就业大盘稳。一方面,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是今年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要抓住毕业季有利时机,组织企业进校园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结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常态化开展校园招聘,不断线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服务,着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人社部门要用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扩岗补助、见习留用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组织、人社部门要增加政策性岗位供给,常态化开展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专项招聘,扩大事业单位招聘和公务员招录,加大基层服务公益岗位招募力度,落实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转招等政策,让更多高校毕业生进入汉中、留在汉中。商务部门要完善灵活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进入网络零售、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新业态领域发展,不断扩大就业“蓄水池”。各高校、职业院校要结合汉中高端装备、绿色食药、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发展,调整学科设置和招生规模结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同时,要实施“就业人才融入汉中行动计划”,通过落户便利、购房优惠、婚恋搭桥等措施,着力解决高效毕业生留得下、融得入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抓好重点人群就业。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要稳步扩大有组织、规模化外出就业比例,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以工代赈力度,落实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帮助留汉返汉农民工就近就业。针对脱贫劳动力,要深入摸排脱贫劳动力就业情况和就业创业需求,“一对一”做好专人帮扶,优先安置上岗、优先组织输送。特别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要拿出一定比例定向招录脱贫户家庭大学生。针对退役军人和残疾人,要免费开展创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发挥福利机构作用,让更多残疾人和退役军人是实现就业创业。针对就业困难人群,要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提前研判制定规模性失业风险工作预案,实现事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生活保障全流程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第四,聚焦根治欠薪保就业。就业形势越紧迫,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就越重要。根治欠薪不仅关系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更关系就业大局。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严格审验招聘信息,防止出现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人社部门要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治理滥用试用期、农民工欠薪等违规行为,着力营造诚信和谐的就业环境。国资委要督促国有企业带头稳定劳动关系不裁员、尽量不减员,有条件的适当增加就业岗位。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