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社厅围绕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 “小切口” 改革,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秉持系统观念与全局思维,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垂直管理优势,全面统筹调动全系统的机构、人员、平台、数据等资源,积极实施养老保险全市域通审经办模式,实现了风险防控与经办服务的 “双提升”,为人社领域营商环境的再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聚焦群众关切,“小切口” 撬动 “大改革”
陕西省人社厅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积极开展 “人社工作进园区” 行动。组织人社服务专员深入园区、企业和社区,广泛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主动收集各方意见建议。经过细致梳理、深入分析与精准研判,发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区域存在同一业务在不同经办机构受理资料、审核口径不一致的情况;二是各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忙闲不均、任务失衡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属地经办模式既面临 “人情干扰” 带来的经办风险,又存在经办力量不足、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有效解决经办效率、服务质量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充分考虑经办资源整体不足、参保规模逐年攀升以及群众需求日益增长的客观实际,一场经办改革呼之欲出,且势在必行。
发挥垂管优势,“小经办” 破局 “大管控”
陕西省人社厅坚持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扎实夯实基础,规范经办流程,重构管控逻辑,革新审核流程,全力打破经办地域、人员编制、数据分区等限制,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市域通审经办改革。
规范业务经办:印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规程,建设并投入使用 “一主两翼” 智慧社保服务平台。从服务事项、政策依据、经办要件、办理流程、审核口径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和统一,大力推行 “前台受理、后台审核、受审分离” 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实现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业务经办、服务供给的统一规范。
健全管控机制:坚持去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 “三量管控” 原则,进一步厘清业务与财务、业务与风控、资料与流程、档案与数据、线下与线上、人员与系统等多个维度的业务管控逻辑。着力推进政策、经办、信息、监督 “四位融合”,依托 “一主两翼” 智慧社保服务平台,不断健全人防、制防、技防,机构防、数据防、基金防 “六位一体” 综合协同的管控体系。
创新审核模式: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垂直管理优势,整合调配市县经办资源,打破经办机构、人员编制、数据分区等 “属地藩篱”。以地市为单位,推行跨机构、全市域业务通审经办模式,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和审核级次,组建 “一级审核”“二级审核”“三级审核” 三个团队,从根本上化解了市县两级经办机构业务体量不均衡、服务配比不协调、经办资源不集中等客观矛盾。
夯实主体责任:以政策、经办、管理、审核、监管相互独立、互为监督为原则,要求各地审核团队成员严格执行业务规范、审核流程和服务标准,杜绝 “敷衍塞责、签而不审、草率核批、人情审核” 等现象,做到受审相分离、审核不见面,事后有稽核。同时,明确属地经办机构第一责任人职责,负责事项合规性、材料真实性把关,三个通审团队负责受理业务是否符合政策、审核流程是否到位、受理资料上传是否合规等把关工作,责任到人,具体到事,确保 “全市域通审经办” 改革落地见效。
推动提质增效,“小创新” 服务 “大民生”
全市域业务通审经办是陕西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一次重要经办改革实践,也是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
实现经办资源统一调度: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业务管控体系,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资源实现集约化利用,风控力量得到有效加强。
实现各级机构协同审核:通过搭建全省统一流程,共享各级经办数据,执行统一的风险校验、权限配置和流程管控等规则,统一和规范了养老保险全流程协同审核。
实现经办服务提质增效:低风险业务实现即来即办,较为复杂的中高风险业务经过前置审核后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办结,审核效率和服务体验大幅提升,受到参保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市域通审范围覆盖 11 类 66 项风险业务,在强化风控和提升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实效。目前已在全省 10 个设区市全面实施,惠及 38.88 万户参保单位、1066.21 万参保人员,累计办理通审业务 69.86 万笔。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27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