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翰墨润银龄:书法教师的社区文化深耕之路

  (通讯员:张会香   审编:杨川)

61.jpg

  每周二清晨,汉滨区新城办朝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总能见到一位书法老师专注地指导学员挥毫泼墨。他是小学高级教师周宏龙,自 2020 年 9 月起,便扎根社区开展公益书法教学,五载春秋,以笔墨为桥梁,为老年群体搭建起文化养生的平台。

1.jpg

  银龄课堂:文化传承结硕果

  在汉滨区老年大学与朝阳社区的支持下,周宏龙开设首期公益书法班,自此踏上文化传承之旅。五年间,书法班学员从寥寥数人发展至 20 人,年龄覆盖四五十岁到 78 岁,超八成学员自开班起便坚持学习。退休教师、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齐聚一堂,在书法练习中重拾笔墨之趣,形成特色鲜明的 “夕阳红书法社群”。

2.jpg

  创新教学:书法养生两相宜

  周宏龙独创 “书法养生教学法”,巧妙融合隶书书写特点与中华养生功法,教学时强调气沉丹田、凝神静气。他深耕曹全碑贴体系,编写 “笔法、字法、结体” 等实用口诀,耐心演示指导。学员在练习中,不仅掌握书法技巧,更在运笔调息间感悟养生之道。78 岁的学员袁善军分享道:“跟着周老师练字后,手抖症状减轻,心情也舒畅许多,写完对联更是神清气爽。”

  社区 40 平方米的书法教室,配备专业文房四宝,成为老年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五年来,这里累计开展 230 余场教学活动,诞生超 5000 幅书法作品。朝阳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晓菊表示:“这些老年学员已成为社区文化志愿服务的骨干,周老师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价值。”

3.jpg

  民生阵地:艺术与关怀并重

  在朝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周宏龙的公益书法班不仅是艺术课堂,更是民生服务的前沿。对学员而言,他既是严格的老师,也是知心的朋友。72 岁的高静梅感慨:“周老师不仅传授技法,还教导我们从笔锋转折中感悟人生。” 此外,书法班发起 “银龄带朝阳” 计划,培养老年书法助教团队,推动文化传承持续发展。

  即将退休的周宏龙,以 “退休不褪色” 的精神,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为基层治理增添人文温度,用五年时光书写了一段基层文化服务的动人故事。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