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民生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2024年安康市汉阴县人社工作综述

  (通讯员:邱云    初审:邱霞   审编:杨川)

当好答卷人 3.png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康市汉阴县人社局按照“以人为本、就业优先、社保托底、人才支撑、产业升级、品牌引领、作风优良”工作思路,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9个一”重点工作落实,保持了人社重点工作齐头并进、整体工作稳中有进、创新工作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干中有为、创中出新”的高分答卷。

 我们紧扣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这一主线,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28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37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36人。开展专场招聘会27场,发布岗位信息40期,推送优质岗位3万余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3.1万人。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48期培训2023人,积极培育《汉阴大厨》劳务品牌。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3537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37人。建强就业载体,扶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2024年培育认定县级返乡创业园区2家,入驻创业实体孵化项目51户,带动就业248人。全县共建成富硒食品产业园、藤编产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8家;建成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0家,可提供入驻厂房面积15万平方米,在孵项目实体211个,吸纳就业124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笔7290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1人20.65万元,兑付创业孵化项目补贴2户28.5万元,为广大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回引返乡创业101人。实施“雨露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一对一”“个性化”地为694名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就业帮扶(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2024年度我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2.6%。

1.jpg

2.jpg

3.jpg

4.jpg

  我们高标准建成一个市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总面积998平米的汉阴县人力资源市场(汉阴县零工市场)目前已完成装修工程,正在采购设备,预计2025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配套的“汉阴县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开发完成并上线使用。该市场建成后将成为集“岗位信息发布、人力资源求职登记、职位职业推介,线上线下结合、双向推介对接”于一体的大平台、主阵地。

5.jpg

6.jpg

7.jpg

8.jpg

  我们培优做强一个产业,促进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招商引资普惠政策+毛玩产业特惠政策”相结合的政策叠加优势,助推毛玩产业由租转购、迭代升级,吸引安康伟高玩具等6家新社区工厂由租厂房转变为购地建厂,扎根汉阴、深耕毛玩、做大做强,为毛玩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全县新社区工厂115家、新增就业303人,吸纳就业4505人,社区工厂实现工业产值8.06亿元(其中毛绒玩具7.02亿元),出口创汇6326万元,10家毛绒玩具企业成为规上工业企业,以毛绒玩具产业为主的新社区工厂已成为人气最旺、就业门槛最低、吸纳搬迁群众就业最多、外贸出口最大、污染最少的支柱产业。

9.jpg

10.jpg

11.jpg

12.jpg

  我们探索推进一项行动,帮助留守儿童家长返乡就地舒心就业、学生就近安心学业

  创新探索开展“舒心就业、安心学业”行动,建立“一库三台账”(本县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监护台账、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务工台账、回引返乡创业就业台账),按照学校摸底、镇级建档、企业供岗、双向联系、奖补激励的原则,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引导留守儿童家长返乡就地就业,破解留守儿童亲情缺失、返乡人员求职难、园区企业用工荒三大难题。兑付返乡农民工一次性创业补贴15.5万元,回引留守儿童家长返乡就业211人。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我们强化一个支撑,持续加强人事人才工作

  加大人才引进,聚焦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为汉阴县增加各类事业单位人才220人。持续深化职称改革,不断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力,审核批复升级晋档821人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聘任215人次。积极组织113名专家到基层开展服务,组织120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严格落实工资待遇调整机制,办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遗属困难生活补助等工资福利业务10000人次。

17.jpg

18.jpg

19.jpg

  我们擦亮一个金字招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以信访法治化为指针,发挥汉阴经开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化解人社领域矛盾纠纷。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37件,涉及金额770万元。处理欠薪案件299件,其中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移送公安4件,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重大违法3个,为306名务工人员追讨工资421.68万元。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3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汉阴经开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于2023年12月、2024年8月先后被人社部、省人社厅表扬为“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我们织牢一张安全网,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兜底能力

  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8.39万人,参保率99.5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0.91万人,参保率100%;失业保险参保1.1万人,占年度任务的103.08%;工伤保险参保1.53万人,占年度任务的103.36%;4个险种共计参保21.93万人,征缴基金共计1.46亿元,发放待遇6.1万人3.72亿元。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174元,较上年增长20元。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试点实现镇级全覆盖,全县10个镇新增10个试点村,共为4726名参保缴费群众补助12.99万元。援企稳岗助企纾困,为303户参保企业减负578.21万元。在社保领域集中整治中,县人社局制定的《关于建立养老社保领域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的通知》制度文件得到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处的肯定,转发全市推广,2024年汉阴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被陕西省社保局表彰为“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先进单位”。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我们打造一个党建品牌,高扬“人社先锋”红色旗帜

  以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为目标,立足人社职能职责,以“一件事一次办”“两进”(“社保服务进万家”“人社工作进园区”)“五送”(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送岗位、送信息)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人社政务服务“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与“两省”(省时、省心)同步发力,践行“七办”(简便办、打包办、提速办、网上办、代理办、预约办、体验办”)承诺,努力提升服务满意度和办事效率,全力打造“初心向党、真心为民、匠心敬业、暖心服务、爱心奉献”的“五心人社”机关党建品牌,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28.jpg

29.jpg

30.jpg

0.jpg

  我们锤炼一支队伍,打造“四如”人社铁军

  落实“政策一口清、工作底子明、业务办理快、服务群众优、纪律约束严”五条标准,打造“信念如磐、本领如钢、纪律如铁、清廉如水”人社干部队伍。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2025年,汉阴县人社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唯实惟先、善作善成,按照“以人为本、就业优先、社保托底、人才支撑、产业升级、品牌引领、作风优良”工作思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为民的情怀、奋进的姿态,书写更加精彩纷呈的人社事业新华章,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交出高质量发展的人社答卷!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期待您的关注.jpg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