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川市宜君县强化数字赋能,抢抓中国人民银行、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帮扶机遇,实施速卖通假发项目,一顶中国假发,从宜君女工的手工钩织半成品开始,到河南许昌流水线做成成品,再通过阿里巴巴“速卖通”全球电商平台在线售卖,最终销往全球各地的买家手中,在全球后疫情时代,两百余名宜君女工,在家门口就参与到了全球化分工。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全县妇女就近就地就业,稳步实现工资增收,全面奏响宜君人民依靠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乐章。
假发项目跑出“宜君速度”
来自速卖通的数据显示:全球假发市场规模已达上千亿美元,中国出口占到全球总量的80%。2020年7月28日,阿里巴巴速卖通组织全国13家假发企业来宜君考察,7月29日双方就达成合作意向,第一周起草协议,第二周确定场地,第三周签署协议,第四周招工,9月3日,宜君县第一个假发社区工厂正式开业,第一批员工上岗培训,9月15日对外发货,从考察到成品出库,仅用时49天。截至目前,宜君假发社区工厂除县城总厂外,还建成了彭镇、雷塬、云梦、太安、宜阳街道办5个乡镇社区工厂并实现投产。形成了“县城总厂+乡镇车间”的发展模式,员工人均月工资2600余元(最高月工资可达6000余元),解决全县200余名妇女的就业问题。
留守妇女实现工厂“就业梦”
去年5月16日,宜君县城里格外热闹,2600平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正式启用,首批入驻的就有“速卖通假发项目”社区工厂。一大早,64岁的彭镇假发社区工厂管理员王润润,专门从镇上赶来县城,为的就是看看新厂子、学学新技术。“我都64(岁)了,没想到还能进厂子、领工资!”能在老家带外孙、钩假发“芯片”,王润润感觉挺幸福。
在彭镇偏桥村四间由传统老窑洞改造成的假发车间里,记者看到王润润和其他年轻媳妇们一起双手翻飞,把原材料真头发用钩针钩到4*4英寸的假发“头皮”上。手钩发片是一顶高档假发的制作起点,也是最难、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堪比手机“芯片”,干了一辈子农活的王润润第一次领上了工资。
在这个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结合部的古老县城,宜君妇女们分外珍惜家门口的工作机会。作为“职场新人”,种了几十年小米和玉米地的王润润本来担心被人嫌弃年纪大,没想到,“厂子里年轻女娃都管我叫姨,亲得很!和年轻人说说笑笑,感觉自己至少年轻了十岁!”
28岁的张玲是宜君县宜阳街办曹塬村的脱贫户,自2018年搬进西园小区移民搬迁安置点以后,因为要照顾孩子上学,又要种植家里的几亩薄田,精力非常有限,这让张玲百般苦恼。就在2021年9月份,经过驻村干部的介绍,她来到假发社区工厂参加了培训,在这里工作,不仅满足了她的物质需求,更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她高兴地说:“从工厂建厂开始我就来参加培训了,平时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因为时间原因工作也很难找,现在这上班,有时间照顾孩子,周末休息还能给老人洗洗涮涮,工作的同时还结交了很多朋友。我还年轻,孩子上学去了,我不能一直在家闲着,这份工作让我很幸福、很满足,成功实现了从农民向职业工人身份的转变。”
宜君假发的“全球旅行”
据了解,宜君假发的全球旅行,从40天缩短到了7天,一顶中国假发,从陕西宜君社区工厂里的手钩发片开始第一道工序,经过流水线加工,做出成品,然后运到广州外贸商家的仓库集结出海,最后飞到全球时尚买家的手里。中国的“微型跨国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红利,将中国制造卖到五湖四海。宜君县借助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国际化分工,用一顶假发,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也能参与全球贸易,让全县妇女就业插上“数字翅膀”。 (王刘伟)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