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翻开近五年汉滨答卷,人社篇章妙笔生花,写满精彩。疫情防控“加试题”,沉着应对,对答如流;稳就业保民生“必答题”,解题有招,拿到高分;增收“融入题”,以“融”点题,融出群众生活新格局;激活人才难题,倾心服务,奏响“和谐”关系曲。高质量“发展题”,以“快”破题,展现作为……
这是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汉滨人社砥砺征程,御风而行。
解出“加试题” 答好“必答题”
五年来,人社篇章,起笔千钧,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
这是一道没有现成答案的“加试题”。
怎么办?汉滨区人社局的解题思路是——援企、减负、稳岗。图片
援企出手快。迅速落实省市出台12项支持保障政策,率先贯彻落实疫情期间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人社十条举措、区政府稳就业9条措施。
减负出手重。疫情期间我区累计为189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81.7万元,为268家企业减免工伤保险费126.58万元;为146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补贴 778.71万元。
稳岗出手准。开展“人社干部进企业”活动,开辟“线上平台”招聘主战场,“两线作战”稳就业。举办网络招聘会21场,“2+N”线下招聘会18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累计帮助500多家企业解决用工4万余人。
解出“加试题”,更要答好稳就业保民生这道“必答题”。
这道题,看立意。
汉滨区人社局一以贯之地将就业创业作为“天”大的事来抓,用党委书记、局长李佰智的话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最大民生’必答题。”
首要任务,定当全力以赴。
汉滨区人社局建立“1+N”工作格局,围绕就业形成合力、共同发力。持续开展“四进一促”就业专项行动,组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风险应对工作专班,制定专项预案。
首要任务,必须保主保重。
这五年,加码加力提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启就业“绿码通道”,累计帮扶5000多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
这五年,在精准扶贫领域积极发挥人社职能作用,千方百计稳住农民工就业基本盘,组织大篷车招聘、夜市招聘等多种形式的乡镇招聘会,共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7余场,提供岗位近8.9万个。认定就业扶贫基地26家,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就业1.2万人。
这五年,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创业。争取4415万元培训专项资金,实现产业技术培训2.066万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1.42万人(修脚师8241人,电商1230人,家政服务等129人,社区工厂培训2549人),企业以工代训4.5万人。
这五年,努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通过发展产业帮扶一批、务工就业转移一批、自主创业解决一批、设立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确保每个劳动力有业可就。全区建档立卡户就业率和参保率均达100%。
这五年,创新建立“1331”问诊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输送和靶向“问诊”服务。实地走访企业100余家,办理服务事项150余项,解决企业用工、管理、生产运营问题60余个,提出可行性建议10余条。
这五年,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为灵活就业人员烹制就业促进“政策餐”,提供职业提升“技术餐”,配好社保服务“营养餐”,送上劳动保障“放心餐”,为新就业形态厚植发展土壤、助其释放出更大的潜力与活力。近五年,全区实现灵活就业4.5万余人。
这五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和社保卡持卡人数均超额完成计划。
“融”字发力 解析“融入题”
五年来,人社篇章,“融入题”落笔发力,狠抓新社区工厂建设,就业扶贫再添新内涵。
2017年以来,汉滨区人社局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在市对区目标考核中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这种“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就地就近就业模式,被中省市诸多媒体广泛关注。
2019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决胜贫困——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为题,进行了4分钟的连线直播,聚焦“深山产玩具、贫困户家门口能脱贫”的扶贫模式,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2019年12月28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公益慈善论坛上,安康新社区工厂暨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在近千项民生工程案例评选中,被高票评选为“2019年民生示范工程”;2020年7月23日以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陕西新闻联播等27家中省市媒体集中对汉滨区新社区工厂解决就近就地就业、让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迈向小康生活的典型做法及成功经验进行了关注,再次为汉滨区新社区工厂赢得无数“点赞”。2022年3月10日,汉滨新社区工厂全产业链在央视新闻直播《遇见美好生活》中播出,再次把汉滨新社区工厂这张名片展现给全国观众。
截至目前,汉滨区累计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179家(点),其中毛绒玩具文创企业122家(点)、电子线束企业19家(点)、其他类企业38家,实现了百户以上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新社区工厂”全覆盖,累计带动就业13200人,其中脱贫户劳动力3680人。
通过新社区工厂建设,一方面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一方面也能让他们很好地照顾家庭,不仅收入得到了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增强。同时,汉滨区人社局在招、建、管上下功夫,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让新社区工厂真正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梦工厂”。
激”活”机制 奏响“和谐”曲
五年来,人社篇章,激”活”机制,以人为本,抢抓发展机遇,奏响和谐劳动关系新乐章。
设立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人才兴区”战略。
截止2021年底,全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达到12016人,区人社局全面完成484个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及聘用工作,其中设置管理岗位1810个,为推进汉滨区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定向招聘、校园招聘、转岗、结转留任特岗教师等方式引进人才1583名,设立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92名。建立汉滨区蚕桑示范基地、安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鲤鱼山基地2个市级专家示范基地。
民生事,无小事。
汉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始终秉持“多解心结,少敲法槌”的理念,通过开展“柔性执法,情暖汉滨”活动,坚持案后回访制度,不断探索“柔性办案”路径,为群众提供暖心、优质服务。每处理一件案子,努力做到让当事人来时怨气满腹,走时心情舒畅。为了方便当事人,提高调解质量,把矛盾化解在起始状态。汉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26个镇办、20家行业部门、80多家规模企业建立了调解中心或调解委员会,把调解机构延伸到镇办、企业办公场所和车间。组建了巡回仲裁庭深入工业园区和偏僻镇村,将调解仲裁的触角延伸至一线,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
实行领导干部带班,与干部一同办理落实工作机制,合力做好公示、接待、化解、落实等工作,在力争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矛盾的同时注重加强思想疏导,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教育,大力在汉滨区、恒口示范区、五里工业园区推广“互联网+调解”模式。五年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465起,结案达100%。
坚持快审查、快受理、快核实、快认定,切实提高工伤认定工作水平。五年来,累计受理工伤认定案件1756例,结案率100%,有效地维护了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汉滨区劳动监察大队大力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整治,积极开展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各类专项检查。五年来,累计收到劳动监察投诉反咉事项4700余件,立案调查300余件,结案率达100%,涉及农民工5万余人,追回农民工工资1亿余元,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万余份。全区在岗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超过了“十三五”制定的合同签订率1个百分点。没有发生50人以上因欠薪而引发的越级访或群体访事件,连续四年在市对县(区)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继续位居A级等次。
唯“快”不破 攻坚“发展题”
五年来,人社篇章,高质量“发展题”运笔有神,“人社服务快办行动”雷厉风行,社保待遇进卡“百日攻坚”成效显著,“局长走流程”,打通政策执行落实中的“肠梗阻”。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汉滨人社率先启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起跑决定赛程。我区将人社部确定的10个“一件事”打包办理,拓展到11个“一件事”打包办理。
“快办”到底有多快?
以“社保卡申领”打包办业务为例,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汉滨区人社局还将申领、激活、挂失等6项业务打包成“一件事”办理,在各合作金融机构设立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窗口,做到即时办理。
“快办”为什么这么快?
汉滨区人社局将15个人社服务窗口进一步整合为4个综合窗口,建立“三减四免五办”服务机制,11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自开展“快办行动进三区”专项行动,通过进园区、进社区、进校区,为企业群众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促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定向定靶定位,全力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
“快办”跑出加速度,我区提前完成人社部确定的“双十”目标任务。
这道“发展题”,服务民生之笔,同样亮点纷呈。
开展人社领域待遇进卡“百日攻坚”活动,推进“智慧人社”建设和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目前,人社领域各项新增定期待遇使用社保卡发放率达到99.5%。
这是简洁高效的线上办理——在省人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上,开通汉滨人社公共服务网上办功能,实现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业务统一办理、数据共享、服务协同。
这是实实在在的便民之举——社保待遇发放账户转换申报“指尖办”、身份认证“掌上办”……
这是暖心暖情的服务新招——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爱心窗口服务、暖心网上服务、真心上门服务、恒心长效服务的“四心”人社服务……
针对人社部门重点疑难复杂问题和困扰人社工作的顽瘴痼疾,汉滨区人社局扎实开展“局长走流程”,创建人社业务“金牌工作室”。聚焦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围绕社保卡发行应用服务、调解仲裁工作受理审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对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职称电子证书办理、岗位设置、工伤认定等6项重点工作,局班子成员通过走访座谈、亲身线上或线下体验等方式“走流程”,打通政策执行落实中的“肠梗阻”,切实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群众办事零障碍”。
这五年人社篇章画上圆满句号,“指标题”越答越好,“荣誉牌”越挂越多,“民心桥”越连越通,多项工作在全国、全省有影响、有位次。
汉滨区人社局以乘风破浪之姿开启新的征程。围绕“一个总目标”,坚持“五个不动摇”,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七项建设”,为交出“两个更大”汉滨高分答卷作出人社贡献!(通讯员:张会香 刘斌 惠奕铭 审核:洪波)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