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巴腹地的陕西汉中是人力资源大市,城乡富余劳动力常年转移就业逾80万人。春节临近,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工流动性,降低集中返乡疫情交叉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汉中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手牵手”输出地和务工地两端发力,“心贴心”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力争让农民工安心舒心暖心“就地过年”。
稳后方 “心贴心”送温暖关爱家属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观念正在改变。“团聚会有时,平安才是福”已然成为大家普遍共识。
“大娘,今年情况特殊,您的儿子薛云成不能回乡过年,马上要过年了,您还需要置办什么年货尽管对我说。”在距离勉县县城21公里的镇川镇郭家坝村,汉中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史小强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质及现金红包,来看望他的帮扶对象——80多岁的留守老人潘清芳。老人的儿子薛云成,常年在江苏省句容市一家建筑工地务工。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薛云成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决定留在务工地“就地过年。”家中的老母亲就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牵挂。
“老人年龄大了,走路‘灯笼拐’一样,儿子不在身边,这些体力活我都包了。”史小强放下手中的慰问品,像进了自己家门一样,一头挑满缸里的水,一边劈好院里的柴。据史小强介绍,他每个月都会来看望薛云成的母亲,少则一次,多则四、五次,每次去挑2-3桶水,够老人用上一星期。此外,他还及时更换了老人年久失修的门窗,即要做到保暖又要保障冬季取暖安全。
“与其返乡隔离十四天,不如留苏多赚四五千……”史小强忙完手中的活,带着政府的暖心政策及《致务工人员的倡议书》一字一句地给老人念起来。一旁的潘大妈坐在自家院坝边晒着太阳,一边给远方的儿子打电话。“我在家里挺好的,你放心。今年就不要回来啦……”
除了留守老人潘清芳,洋县溢水镇西山村留守妇女刘红丽此时恨不得把所有的“家乡味”打包寄给远在浙江余姚市的丈夫张小红。香肠、腊肉、豆豉、香菇、木耳……那邮寄打包的一件件农产品分明是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今年,丈夫积极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起初,刘红丽对丈夫做的决定还是有些埋怨,觉得一年到头了,过年都不回家,心里多少有点委屈。后来经过市劳服局帮扶干部尹科的耐心解释,刘红丽对丈夫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豆豉、腊肉、香肠都是我自己做的,木耳也是我们村上产的,他就想吃这个味道。现在手机视频这么方便,随时也可以见面。”刘红丽说。
连日来,汉中市人社系统联合汉中邮政公司,通过人社干部及分布在各县区基层邮电所2200余名投递人员,为自愿留在务工地过春节的务工人员家属“六送”活动,即:送关爱、送祝福、送春联、送年货、送信息、送温暖,为留守老人、妇女、孩子送上人文关怀,让农民工安心留在务工地“就地过年”。
多举措 鼓励本地企业以岗留人以薪留工
虽然不能团聚,但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温暖却没有缺席。一方面,人社干部主动走访慰问,关心关爱在外务工人员家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为“留汉”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送上“过年礼包”。
我市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主题专项行动,包括鼓励引导企业采取以岗留人、以薪留工、改善就餐条件等措施,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发挥标准化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园等作用,支持返乡创业能人领办企业,带动更多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引导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在“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注册,加大线上招聘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就业服务。重点帮扶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稳岗就业,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其他春节期间有用工需求的单位提供用工保障。
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不断线”“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将春节期间持续经营的企业和留汉就业人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精准化人岗对接服务。
在落实政策支持稳岗方面,我市还鼓励企业灵活安排在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2021年2月起,在陕西省内各市就业未返乡的市外农民工参加线上培训时间超过36课时的,按每人450元给予线上培训补贴。留在省外务工地过年的陕西脱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时限延长至2021年底。
除了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我市不少企业也纷纷实施暖心举措,倡导外地来汉务工人员,“留汉”过年。
陕西金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宁强县一家主要生产高频变压器、电感器等配件的厂家,所生产的产品由集团总部组装成品后,销往OPPO、VIVO、长虹、BOSCH、TTI等国内多个地区。现有员工600人,除了本地员工外,还有一部分四川、湖南和本省宝鸡等地的外地员工。年前正在着手规划充电桩变压器的项目。在综合订单需求及对年后及时复工的不确定因素等多方面考量,公司制定了凡在春节期间上班(春节法定假除外),除了正常工资核算外,给予每人100元/天的生活补贴等措施。
今年32岁的杨军红是河南人,他和妻子都是该公司的老员工。尽管河南距离陕西并不遥远,但每年春节他们都会赶回家,和父母孩子一起过个团圆年。“今年原本说好了,要早早回家,但最终还是决定响应政府号召,留在汉中不走了。”他说,公司之前发了倡议书,开了动员会,号召外地员工留在公司过年,还发放了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质,保障大家的节日生活供给。
手牵手 输出地和输入地两端发力
“就地过年,全家平安”。汉中市人社局联合浙江台州、义乌等多地人社部门发出及时发出“就地过年”《倡议书》,印制“秦云就业”年画海报、春联、福贴20余万份,通过遍布全市城乡的邮政储蓄银行、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基层服务网点、电子显示屏和到村到户张贴公告等方式广泛宣传,倡导和鼓励农民工留在务工地过年。
“留在南通过个幸福年!”南通“城固之家”首先发出了集结号令,该单位立足城固、服务汉中,优选提供上市企业“通富微电”的5000个优质就业岗位供留通劳动者挑选,并准备了“一次乡情会、一封慰问信、一餐团年饭、一份关怀礼、一堂防疫课”的“五个一”乡情“大礼包”。据了解,今年留在南通过年的汉中籍务工人员近60人,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城固之家”将会安排6名工作人员24小时专职跟踪服务。
负责人王孝峰介绍:“我们到企业走访慰问,把汉中的特产樱桃干、香肠、腊肉等送到了留下过年的汉中籍老乡手中,让大家吃上‘家乡味’缓解思乡情。”此外,还组织这些汉中老乡休息时间在当地景区旅游观光,丰富他们的业务生活。
针对我市务工人员省外就业主要集中在以广东、深圳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以江苏、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主的京津冀地区的实际情况,汉中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内引外联,收集筛选海量优质就业岗位,实行两地同步推送发布机制,供春节不回家的农民工挑选,积极联系务工地就业服务机构制定出台一系列“就地过年”暖心政策……
浙江宁波企业出台春节期间留工每人1500元现金奖励,每天400元补贴,开辟197间夫妻房、置办年夜饭及以“薪”留人、以“情”留人等;浙江义乌市发出暖义融融的“邀请函”,出台15项“硬核”举措,为留义过年的务工者发放500元消费券、20G手机流量包,提供市内景区和公交出行全免费等服务。 (赵斌 张敏)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