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味”畅连乡情

  香肠、腊肉、豆豉……汉中传统年货是很多汉中人儿时春节的记忆。今年,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很多人响应号召选择“就地过年”,虽不能团聚,但家乡的味道却没有缺席。一箱箱“汉中味道”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让身处异乡的汉中人与亲朋好友来一场“舌尖上的团圆”。

  “今年邮寄年货的快件数量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而且邮寄时间也提前了不少。”1月20日,汉台区顺丰龙亭路网点负责人陈忠林介绍,以前在小年前一周,才会陆续有人来寄土特产,今年时间提前,从年前12月下旬开始,就陆续有市民邮寄年货给外地的亲朋好友,以腊肉、香肠、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为主。在极兔速递汉中汉台铺镇网点,笔者遇到一位正在邮寄年货的大姐,她告诉笔者:“豆豉、腊肉、腌菜、香肠啥的,都是我自己做的,寄给在南方打工的丈夫,去年也寄了。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今年原计划要回来,听了国家号召后又改变了计划选择就地过年。”网点负责人李鹏介绍:“来网点寄年货的不少都是熟客,虽然这些东西网上都能买到,但出门在外的人们最想吃到的还是家里的味道,与其说寄的是年货,不如说寄的是‘乡愁’。”

  邮寄的既是包裹更是亲情。收到包裹的小陶,一件一件把家乡的年货往冰箱里倒腾。边拆包装边偷吃,一小块熏鸡腿肉放进嘴里,幸福感“洋溢”周身。他的老家远在东北,逛市场陪妈妈买榛子、松子、粘豆包、烧鸡,趁大人不注意抓一把吃的塞兜里或偷吃几口,那是儿时难忘的快乐记忆。毕业之后来到汉中工作,他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习惯了火锅、面皮的味道,变得特别能吃辣。但始终没变的,是他对家乡饭菜味道的怀念与眷恋。

  “同样是酸菜炖粉条,每家的味儿都不一样,那种味道没法形容。”小陶告诉笔者,他网购过不同卖家的酸菜、辣白菜等家乡美食,可怎么吃,也不是家里的味道。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他选择不回家,父母也不方便过来,爸妈寄过来的这些亲手制作的年货,不仅是为他“解馋”,更是表达一份亲情。

  这些“汉中味道”,在一解异乡游子思亲之情的同时,也助力了消费扶贫和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汉中市消费扶贫中心负责人李云峰说道:“汉中市聚焦消费扶贫,九县两区的300多种农产品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并将黑米、香菇、木耳、蜂蜜、蕨根粉丝等农副产品制成规格不同的四种大礼包销往全国各地,仅年前12月至今近一个月时间,消费扶贫礼包已售出一万多份。”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观念正在改变。“团聚会有时,平安才是福”已然成为大家普遍共识。“同心抗疫,共盼春来”是九州儿女的共同心愿。                   (通迅员 赵斌 张敏)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