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远彦 戴福汗)
一年四季的守候、风雨无阻的出诊、村民慢病管理、健康知识宣教……这是一个村医的日常工作。他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救死扶伤。41年如一日守护着村民的健康;他坚持爱心义诊,开展上门巡诊,累计行程20.6万公里,救治患者2万人次。他2019年荣获“镇安县第二届名中医”称号,2022年荣获商洛市第三届最美乡村医生,他就是镇安县铁厂镇庄河村村医祝龙清。10月23日,笔者走进铁厂镇庄河村卫生室,采访了他。
1959男出生的他,从小热爱医学。1979年高中毕业后,在庄河村医疗站工作。刚刚毕业的祝龙清怀揣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扛起了守护村民健康的重担。每天他都要走上五十多里的山路去为村民诊治。这条行医救人的路,祝龙清一走就是41年。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风雨交加时节都"是一如既往的行走在弯曲的小路上,只要有群众呼唤,便立即前往,救治了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对自己处理不了的立即亲自护送患者转院治疗,为患者早日解除痛苦或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真正是贫困山区广大群众健康的守护人;虽然现已年逾花甲,但精神依然抖擞,仍坚守在农村慢病随访、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等最基层岗位,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每一项任务。
乡村行医,需精通医术,随时做好各种突发疾病的治疗准备。伤风感冒、刀伤烧伤烫伤、头疼等一般常见疾病他都手到擒来。每当有患病的村民来看病时,他总是耐心询问病人的情况,给病人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根据他掌握的病情进行精心治疗,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不管白天黑夜,还是风雨交加,只要村民需要帮助,他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群众进行医疗救治,让身处患病的群众情绪稳定,鼓励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上午八九点钟,一般是村卫生室一天中人最多的时候。”祝龙清给病人配药,扎针。眼前,两三位老人拿了药后,正排着队等待量血压、测血糖;旁边的留观室里,三名村民正在留观,等待他进行治疗。
2016年8月庄河村一组老人潘有江,在家里用电锯锯岑子,不小心将自己的径骨及小腿肌腱锯断,祝龙清一看处理不了,现场立即简单包扎止血,亲自护送县医院,办理完住院手续,直到半夜2点才返回休息。
2002年7月4日中午,庄河村五组留守老人吴正乾突然晕倒在房檐下,不省人事,大汗淋漓,口唇青紫。村长刘家祥急忙告诉他,他立即前往现场监测血压,血压值只有40和20毫米汞柱,舌质晦暗、苔黄厚,脉象微微欲绝,情况十分危急,在刘村长的监护下 他立即开始抢救,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准确,且联合静脉给药,1个多小时,患者缓慢苏醒,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身体康复。
他的卫生室里干净整洁,一张桌子上摆着听诊器、血压计等诊疗工具。翻阅他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庄河村有7个村民小组,共有老年人230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 213人,重症精神病5人,这些人中80%都相信他、认可他, 他不定期为慢性病患者及65岁老年人讲一些健康知识,引导老人健康长寿。忙碌之余,他撰写医学论文10余篇, 其中多篇获奖,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颁布,他就帅先报名参加考试, 2019年12月在西安市临潼区参加由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长医师考试”,他以镇安县第一名的总成绩顺利取得了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 1999年 10月被编入了《中国当代学者风采录》一书。
在庄河村,只要提起祝龙清,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年逾7旬的李夫妇是失独老人,每月祝龙清都要上门给他们量血压、听心肺,打电话告诉他们体检日期,祝医生早已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在祝医生没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担心询问,始终惦记着祝医生。
从医41年,祝龙清的足迹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他那厚厚的笔记本上记载着每一个村民的健康情况。他经常走村串户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血脂,时刻关注、守护村里人的生命健康。
采访结束,他满脸笑容的告诉笔者。“做一行、专一行,选择乡村医生,他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以优质的医学技术去服务更多需要服务的老人和群众。”
祝龙清只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一个缩影,他们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守护一方人民生命健康。正是他41年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成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成为村民健康“守护着”。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