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官方通报了第一例新冠肺炎,至此已经两年多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名一线工作者都值得尊敬。
场景一
凌晨一点多,某项目在建厂房里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们有条不紊的干着手中的工作,当然,这里也包括我孩子的父亲,他走过埋头苦干的工人身边,叮嘱着每一项工作任务的注意事项,一转身,电话响起,那头响起机关领导的声音:“韩经理,你那边怎么样,务必将厂房按要求的时间节点改建完毕,三天后投入使用保证正常生产。”挂了电话,揉了揉熬红的双眼,召开紧急会议、连夜部署,只有厂房改建完成才能投入生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争分夺秒。
这间厂房投建转型其实是为了生产聚丙烯纤维料,可能这种化工材料对于大家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说起医用防护服和医用口罩,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其实就是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的基础材料。
在疫情刚爆发时,口罩和防护服的缺口很大,作为一道很重要的保护屏障,原材料的供应生产也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控物资紧缺的形势,他们必须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转产难度大等困难,紧急转产医用防护基础材料,转产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将现有厂房改建为可以投入生产聚丙烯纤维料的厂房。
生产就是命令,岗位需要就是使命,一声召唤,积极响应,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赶工期,饿了就吃桶泡面,渴了就抓起身边凉了的水喝几口,毫无怨言,为的就是能够将厂房尽快改建投入生产。原材料生产出来才能运输到生产商进行加工生产,我们的口罩和防护服才能供应平衡,我们的疫情才能更快的得到控制,我们的国家才能够平稳度过难关,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值得开心的是,他们按要求完成了改建项目,投入使用生产的聚丙烯纤维料也在24小时内实现一次转产成功,并在5天时间里生产出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的纤维料优等品3000余吨。紧急运往全国各需求地的无纺布加工厂,全力以赴助力疫情防控医用防护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
越是紧急关头越是能映照初心,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能显现担当精神。他们不在一线,但他们尽一切努力为的就是做好一线的后援,让这场“战役”没有后顾之忧。
场景二
“七楼到了,采完这一户,还有其他三个单元的几户就可以把这些样本送回医院了”,由于入户采核酸的人员比较分散,她只能穿着防护服一栋一栋的爬楼梯,防护服下的娇小身躯出了一身的汗,隔离面罩的水雾气遮住了她的眼睛,她擦了擦眼罩外面,结果没用,无奈的笑了。敲开了需要上门采样的这一户人家的门,继续她的工作。
她就是我的姐姐,一个基层的“大白”。疫情期间,她顾不上上了年纪的父母,顾不上两个上学的孩子,投身这场“战役”。疫情局势紧张的那些天,她没有回过家,做完核酸采样就开始配备第二天要用的试管,棉签,酒精,手套,分离袋,扫码器,医疗垃圾袋,隔离服,口罩,帽子,鞋套等医疗物资……
闹钟响了,天还没亮,睁开朦胧的双眼,翻身起床,镜子中因为睡眠不足而布满血丝的双眼,由于鼻梁和口罩鼻夹处的长期接触导致了过敏,红通通的一片像是马上要渗出血来,找了片邦迪贴上就算大功告成。昨天脸上被口罩带勒出的痕迹还依稀可见,此时此刻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一丝不苟的穿上隔离服,一天的“战争”悄然开始。
7:20,核酸检测第四轮开始了,还好大家比较配合,核酸采集也很快,轮到我的时候听到对面的大白说:“来的挺早呀!”我这才听出,这是我的姐姐,顿时觉得鼻头一酸,我问:“嗓子哑了?”答:“嗯,水喝得少,说得多。”我:“我去给你拿保温杯倒上一杯放这里你抽空喝点”,“不行,穿隔离服上不成厕所你忘啦。快上楼吧,这里人多别逗留了,不用担心我。”寥寥数句,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疫情平缓后听她说,每天天不亮起床,不敢喝水,因为中途不能上厕所,不然防护服就浪费了;每采集完一个人都要消毒,消毒液带走手上的温度,久而久之手上生了冻疮;入户采核酸,爬楼梯,防护服不透气,每天忙完工作脱下防护服,自己的衣服是湿漉漉的,身体是虚脱的;常常吃的饭是冷透的盒饭,胃疼的时候吃几粒止疼药就算过去了;路过家门口好几次,却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只能远远地看一眼父母和孩子们。这一桩桩一件件积累起来的就是这个个头娇小,在我心中却很坚强很高大的“大白姐姐”,爱笑的你永远都很美。
场景三
因为疫情来势汹汹,铜川的防控逐步严格,现在已经封区管控了,由于不能出门,我们只能居家办公,即便不见面,我们也要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显然这是对我们经办工作的一项考验,打开家里的电脑,搜索需要下载的软件,登陆,扫码,核三系统登陆,万事俱备。
“您好,王益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哦,我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怎么查不到呢?我交了好多年了,这些年限会不会丢了没有了?不算数了?这怎么办啊?”对方的口气很焦急,显然是担心交的这些年养老保险没有了记录。
“您好,您听我说,先别着急,我这就给您查询。麻烦您提供一下您的身份证号码。”
“好的,快帮我查查怎么回事吧!”
查询完毕,还好只是虚惊一场,缴费年限都对的上了,经过一番解释和安慰,终于对方松了一口气,表示自己心里踏实多了,道了谢便挂了电话。
疫情期间,类似于这样的电话很多,都是居家无法外出,或者是外地务工人员回不来,处理不了的一些事情。大部分群众都很理解,但也不排除一些性子比较急躁的。
“喂,是不是养老经办中心的,我收到一条你们发的信息,说是再不认证就要停我工资,你们凭什么停我工资,之前每次都是去你们那你们给我认证,现在怎么办,疫情期间我出不了门,你必须想办法给我处理,不能处理我就投诉你们!”
“您好,老师傅,先别急,我跟您解释……”
“我能不急嘛,换你你急不急,说得简单!”
“是这样的,您收到的短信是不是说您距离上次认证已经11个月了,请您抓紧时间完成认证?这个是我们对您的一个温馨提示,是怕您忘记认证的时间。”
“我不管提示不提示,你就说怎么办,办不好投诉你们!”
“是这样的老师傅,我们一直推行的手机认证现在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您记一下,用手机下载“陕西养老保险”那个软件……您看,是不是出来一个黄色的笑脸?”
“对,上面提示音说认证成功,下次×年×月×日前完成认证。”
“好的,这就说明您今年认证成功了,放心吧!”
“哦,就这样就好了?还挺方便。谢谢你啊小姑娘,刚才厉害你了,别往心里去啊。”
“不客气,能把您着急的事情处理好就好,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是挺善解人意的,特别是在这特殊时期,祝您和家人安康!”
挂了电话,这些年的工作历历在目,我们的工作在收获到微笑的同时也有质疑,也会有委屈,但我们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记在心头,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在实处,每个扎根基层的人都在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没什么丰功伟绩,但也都不可或缺,所以自己不能妄自菲薄,即便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我们也要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一个普通平凡的故事,致敬每一名为疫情奉献过的我们,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我们也会造就更好的时代!
(铜川市王益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马雅静)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