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王雅婷,金台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协理员,“疫”线当前不退缩,放下六岁孩子和个人家庭不顾,逆行而上,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群众满意答卷。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晴
阳光明媚的天气,我们一家三口徜徉在渭河公园悠长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景。儿子用稚嫩的声音询问着我:“妈妈,我可不可以回去画一幅画?”“当然可以啊,你想要画什么?”我问道,“就画这里的美景,还有爸爸、妈妈和我。”看来儿子也被这里的美景给吸引了,他喜欢这里,更喜欢自由自在地呼吸新鲜的空气。
随着手机闹铃的响起,我又一次被惊醒,原来只是一个梦。睁开惺忪的睡眼看了看时间,四点三十分。这已经是第七次凌晨被闹铃吵醒,回忆一下刚才的美梦。梦里的场景是多么地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曾经多少个日子一家三口感受着大自然的美,陌生的是又有多久没有这样的自由了。
是啊,疫情,这个全球性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中国实行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政策,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世界人民更是共同为抗击疫情而努力着。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人们不得不带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为了杀死病毒,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呼吸新鲜空气也只成为一种奢望。
随着疫情的蔓延, 2022年,宝鸡也未能幸免。自3月8日宝鸡城区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以来,到今天为止已超过百例。3月13日开始,宝鸡已经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改变了整个城市,改变了这座城市所有人的生活,所有小区进入全面封管控管理,全民开始进行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
面对疫情,我又多了一个“抗疫志愿者”身份,这只是一个称呼,一种身份,更是一份责任。为保障疫情下人们的正常生活,保证居民有序进行核酸采集,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恢复人们正常生活及工作,我加入了抗疫志愿者的行列。每天的抗疫工作很饱满,还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说不累不怕是假的,但始终有一种必胜的信念促使我坚持到底。
思绪再一次被拉回来,该起床了,又是充实一天的开始。今天,我的工作任务是去居民小区协助医务工作者采集核酸,维持现场秩序。起床简单洗漱一番,吃了几口早餐就出门了。五点钟我准时来到了集合点,和几位同事一同前往今天要去的居民小区。
这时候天还没亮,天空微微泛起了白光,今天又将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小区里面已经开始人头攒动,早起的大爷大妈已经排起了长队,等待进行核酸采集。正式采集工作五点半开始,核酸采集医务人员已经到场,正在准备采样工作。他们是铜川来的3名医务工作者,都是90后,比我年纪还小,面对宝鸡严峻的疫情形势,他们毅然前来支援。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勇冲一线,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放在心头的气魄,值得我向他们致敬、学习。
正式核酸采集工作开始了,我负责核酸采集队列的秩序维持,帮助老人进行手机“健康宝鸡公众号”下载、信息采集数据填报,确保每位核酸采集者扫码并按顺序进行采集,减少聚集。保证大家有序进行核酸采集,避免交叉感染。我的工作看似轻松,但需持续站立六七个小时,时常是站得两腿快没有了知觉。这个小区有居民两千余人,核酸采集需要持续到中午一点多才能结束。通过几天的磨合,今天,大家的协同合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了许多。
拖着僵硬的双腿回到单位,匆匆吃口泡面,下午根据手机行程大数据反馈,需要对密接者高风险人员进行排查。单调的对话、通知,四个多小时的不间断电话联系,大脑跟短路一样,口干舌燥却忘记喝一口水歇歇,疫情正是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时候。
八点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虽然辛苦,但我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的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很愿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只愿疫情早日过去,驱散阴霾,迎来云开雾散。相信我们共同行动,下定众志成城的决心,终将打赢这场抗击疫情战争的胜利。(金台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王雅婷)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