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刘小虎同志,陕西省子长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干部,2021年4月他被市人社党委评为了优先考察的“积极入党分子”。在延安市疫情爆发初期,子长市委组织部和机关工委抽调他“下沉到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抗疫路上的逆行者。
2021年12月24日晚9点,我接到人社局党委办公室的电话。
“子长市委组织部预备成立第一批疫情防控志愿者,你是否愿意参加?”
“我愿意”。
我的回答是脱口而出的,对于我自身的安全问题,我没有过担心,只是在考虑如何把件事告诉离我一百公里外的妻子,好让她能够放心。儿子刚上一年级,平时妻子白天上班,晚上接送孩子,是很辛苦的,我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帮上忙,现在的疫情突发,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结束。
随后,我给妻子打了电话:“我被抽调当疫情防控志愿者了,近期可能回不了家了。”
“恩,你小心点”。她沉默了好久说道。
12月25日,宣传与排查紧张开展
我们志愿者一行6人,来到社区,虽然是周末,但是所有社区工作者已经早早就位,第一项工作就是上街动员宣传,我们从宏博一号小区一直到管理站沿线,对凡是平时人员聚集多的地方张贴“致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倡议大家减少出行、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对南桥广场、采油厂广场的多组打牌老年人进行劝离,告知他们当前严峻的防控形势。随后,马不停蹄的开展流调数据溯源,从中午开始,对上千条的大数据下发、火车站、高速路口反馈数据一一电话核查,我们明白:流调时少问一个基本要素,就可能多一个漏洞,所有人打的电话都快冒烟了。大家都是工作到晚上11点多,谁也没有怨言,默默的坚持,虽然会遇到很多的不理解、不配合,但是我们坚信,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1月10日,到农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
随着防控总形势的改变,子长市对疫情防控做了部分调整,我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直接转移防控到农村,驻守村道路口,村口的风刮过来像刀子一样的寒冷,我们驻守的刘家坪村地处偏远,物资储备不足,帐篷等急需用品都没有,经过与村书记商量后,我们临时将村委的一张桌子放在路边,将队部的展示栏贴上健康码和行程码就直接上岗了,为了保证体温,我们在路边上用砖头搭了一个圆圈,形成窑洞状态,没有封口,然后从队干王军家里用三轮车拉了5袋子玉米芯子,用它来取暖,别说,燃烧起来温度特别高,大家被考的暖融融的,就是有个缺点,耗材比较快,不到一小时,一大包就用完了。虽然一天经过的车辆都不到10辆,但是防控就是不能有丝毫的漏洞,我们咬紧牙关默默坚守,每天走遍了五个自然村,用大喇叭倡导村民戴口罩、少出门、不聚集,红事缓办,白事简办。
记得在一次的集体核算检测中,出现了非常惊险的一幕,我们组织村民在队部进行集中核酸检测,因为有一些大爷大妈没有戴口罩,我们将早已准备好的抗疫物资一人一个发放,在队部门口进行测温消毒,并依次排队10人一组,由我配合马家砭镇卫生员在手机系统上登记身份证信息。刚开始做了俩组人员后,一个老大爷突然在人群中摘掉口罩,然后开始剧烈的咳嗽,并直接在人群中到处吐痰,周围的人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我立即上前进行疏散,并将大爷单独带到卫生室,给他测了体温,咨询近期去过哪里,接触过什么人等等,最后得知大爷是一名长期的肺病患者,因为在年轻时在煤矿上是一名下井工,年纪大了以后就得了肺气肿,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如果确认为疑似患者的话,附近几个村的所有人将立刻进入封村的紧急状态,当时的气氛就是那样的紧张。
疫情就是命令,驻地就是防线,我相信通过不屈不挠的坚守,终将会迎来黎明的曙光。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27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