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养老保险处聘任新一届社会监督员 织密民生监督网提升经办服务质效

  (通讯员: 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34.jpg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生保障工作的质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为持续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进一步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水平,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于 2025 年 10 月 16 日举行新一届社会监督员聘任大会。7 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正式受聘上岗,标志着该市养老保险社会监督工作迈入新阶段、开启新篇章。

0.jpg

  多元队伍建强监督力量,明确职责夯实履职基础

  本届社会监督员队伍结构多元、覆盖面广,成员涵盖机关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企业、社区等多个领域,聘期为三年。

  聘任大会现场,该处领导为新受聘的监督员逐一颁发聘书,随后组织全体监督员系统学习工作职责与行为规范,明确监督评议、信息反馈、政策宣传三大核心任务,为监督员精准履职划定 “路线图”。

  监督员表决心担使命,处长提要求促实效

  “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当好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的‘眼睛’与‘耳朵’。” 新任监督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未来将主动加强政策学习,熟练掌握养老保险业务流程,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开展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服务提质。该处负责人在讲话中强调,希望新一届社会监督员切实担负起三重角色:

  做好 “监督员”,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围绕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业务规范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经办服务中的堵点难点;

  做好 “信息员”,搭建起经办机构与群众、企业之间的 “连心桥”,及时准确反馈群众诉求与企业关切,让政策落实更贴合实际需求;

  做好 “宣传员”,主动走进社区、企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惠民政策与便民举措,增进社会各界对养老保险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健全机制提质增效,民生工程更有温度

  此次社会监督员聘任,是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将社会监督与服务质量提升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构建 “社会监督 + 服务提升” 常态化工作机制,将进一步推动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廉洁化方向迈进。

  下一步,该处将以此次聘任为契机,定期组织监督员开展调研、座谈活动,及时梳理汇总监督反馈问题,建立台账、闭环整改,让养老保险这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有温度、可感知、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70.jpg


  (评论员: 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审编:杨川)

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聘任社会监督员,为民生保障装上 “监督探头”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保障的温度,往往藏在每一次经办服务的细节里。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于 2025 年 10 月 16 日举行的新一届社会监督员聘任大会,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工作部署,更是一次以社会监督为抓手、为民生服务提质的有力实践 ——7 名来自不同领域的社会监督员上岗,为当地养老保险工作织密了一张 “看得见、听得着、能管用” 的民生监督网。

  多元队伍 + 明确职责,让监督既有广度也有精度

  监督的有效性,首先源于队伍的代表性。此次受聘的监督员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企业、社区等多个领域,多元的身份背景意味着他们能从不同视角捕捉问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从政策落地层面发现偏差,企业代表能精准反馈参保缴费中的堵点,社区代表则更懂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办事需求。三年的聘期设置,也为监督员深入了解业务、持续开展监督提供了时间保障。

  而明确的职责划分,让监督避免了 “走过场”。聘任大会上,养老保险处通过系统培训,将监督员的核心任务聚焦于 “监督评议、信息反馈、政策宣传” 三大板块。这种 “划定路线图” 的做法,既让监督员知道 “监督什么”,也清楚 “怎么监督”,为后续精准履职打下了坚实基础。

  角色定位 + 使命担当,让监督既敢较真也有温度

  “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当好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的‘眼睛’与‘耳朵’”,新任监督员代表的表态,道出了监督工作的核心使命。这份 “放心不下”,体现在敢于动真碰硬的态度上 —— 围绕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业务规范等关键环节,监督员需主动 “揭短亮丑”,不回避经办服务中的堵点难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为监督员明确的 “三重角色”,让监督超越了 “挑错” 的单一功能:作为 “信息员”,监督员是连接经办机构与群众的 “连心桥”,能把分散的诉求转化为精准的改进方向;作为 “宣传员”,他们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政策,消解了政策与百姓间的 “信息壁垒”。这种 “监督 + 沟通 + 宣传” 的多元定位,让监督工作既有 “力度”,也有 “温度”。

  机制闭环 + 长效推进,让监督真正转化为服务实效

  聘任监督员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监督成果落地,才是关键。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提出的 “社会监督 + 服务提升” 常态化机制,给出了清晰答案:通过定期组织调研、座谈,及时汇总反馈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形成 “发现问题 — 反馈问题 — 整改问题 — 跟踪问效” 的闭环流程。这种闭环管理,避免了监督 “一阵风”,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能有回音、每一个问题都能有解决。

  从长远来看,这一举措不仅能推动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廉洁化迈进,更能让群众感受到民生工程的 “可感知性”—— 当办事流程更顺畅、政策解读更易懂、诉求反馈更及时,养老保险这项民生工作,才能真正从 “政策文件” 变成群众手中 “看得见的实惠”。

  此次社会监督员聘任,是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处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它证明,民生保障的提质增效,既需要经办机构的主动作为,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监督。期待这张 “民生监督网” 能持续发力,让每一位参保群众都能在细微处感受到民生温度,让养老保险真正成为守护群众晚年幸福的 “安全网”。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