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瘦身”提质 服务“升温”暖心——咸阳市泾阳县社保服务流程优化惠及民生

  (通讯员:泾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初审:央行  央通达  王勇军 刘斌  白波 李梦佳 审编:杨川)

50.jpg

       “以前办丧葬费补助,得揣着死亡证明、户口本、银行卡跑镇上去申请,赶上人多还得排队,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倒好,村里说信息报上去,钱直接打社保卡里了,我们啥心都不用操!”泾阳县中张镇王浩村村级协办员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地社保流程优化后群众最真切的获得感。

  社保经办服务的质量,往往体现在流程的细节之中。此前,泾阳县城居保领域部分业务流程因沿用传统模式,成为群众办事的“堵点”——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费补助申领为例,“被动申请、材料繁琐、往返跑腿”的问题,不仅耗费群众时间精力,更存在因材料不全、超期申请导致待遇无法申领的风险。群众的痛点,正是服务优化的着力点。今年以来,泾阳县城居保中心聚焦群众办事需求,以流程再造破解服务瓶颈,通过流程优化前后的鲜明对比,让群众直观感受到社保服务的质效提升。

1.jpg

  环节“做减法”:从“多趟跑”到“全代办”

  优化前,丧葬费补助申领需经“群众主动申请→准备死亡证明、户口本等5类材料→提交镇级经办机构→镇级审核→县级复核→资金拨付”6个环节,群众至少需往返镇一级1-2次,材料不齐还需反复补充。

  优化后,流程简化为“村级主动采集信息→镇级同步申报并停发养老金→县级审核拨付”3个环节。群众全程无需出面、无需提交任何材料,由县、镇、村三级经办人员“接力代办”,实现“群众零跑腿、流程内循环”。

2.jpg

  效率“做加法”:从“数周等”到“十日达”

  优化前,因需群众提交材料、多级人工核验且部分环节存在等待周期,从申请到资金到账平均需3-5周,若遇材料问题周期更长。

  优化后,依托数据共享和流程联动,村级上报信息后,镇级当日即可完成申报,县级审核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便可将补助资金拨付至逝者社保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54.jpg

  体验“升温度”:从“找服务”到“送服务”

  优化前,群众需主动关注政策、熟记流程、备齐材料,部分高龄、行动不便群众因不了解政策、无力跑腿,甚至错过待遇申领时机,存在“政策落地难”的问题。

  优化后,服务模式从“群众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群众”。村级经办人员通过日常摸排、家属告知等渠道获知居民死亡信息后,主动对接办理、全程跟踪代办,并实时向家属反馈进度;资金到账后,通过村公告、电话通知等方式及时提醒领取,让“隐形的流程优化”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便利”。

  今年以来,仅丧葬费补助这一项优化举措,就已为全县1600余户家庭免去跑腿之累。流程“瘦身”减掉的是群众负担,服务升级增加的是民心温度。泾阳县以社保流程再造为抓手,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让惠民政策从“纸上”落到“账上”,更暖到群众“心上”。



A.png

B.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