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席培文 初审:央行、通达 审编:杨川)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牵系着退休人员的切身权益,如同稳固民生大厦的重要基石。往昔认证周期临近尾声之际,诸多退休人员,或因住址变迁、联系方式更迭,尤其是随子女异地安居者,加之高龄老人行动不便、操作困难,养老金停发之事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直面痛点,锚定 “零停发” 目标
镇巴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深知此问题的严重性,秉持 “不漏一人、不少一分、不拖一天” 的 “三不” 承诺,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视为检验社保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紧扣 “精准认证、温情服务、风险防控” 的工作主线,力求为退休人员打造更为精细、贴心的认证服务。正如古人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中心以实际行动,关注着每一位退休人员的生活点滴。
“三心” 服务,解锁认证新路径
初心如磐,精准摸排建台账
针对全县 80 岁以上高龄退休职工行动不便、信息滞后等状况,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出击,开展数据比对与实地走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们逐一核实,建立起 360 名高龄退休人员动态台账,详尽记录居住地址、健康状况、联系方式及紧急联系人信息,为后续精准服务筑牢数据根基。
暖心相伴,温情服务解难题
上门认证解困局:对于 11 名卧床、独居老人,中心提供 “一对一” 上门服务。工作人员亲赴老人家中,现场完成人脸识别认证,同时耐心宣传政策,真正实现退休老人 “足不出户” 即可完成认证,让他们感受到 “雪中送炭” 般的温暖。
协助操作暖人心:在业务大厅专设 “特殊群体服务通道”,安排专人悉心指导 360 余名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完成认证。不仅如此,还精心制作图文操作指南,广泛分发至社区、养老院,恰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助力老人轻松掌握认证方法。
流动服务扩覆盖:依托 “人社工作进园区” 活动,组建政策宣讲团深入企业、社区、养老院。在菜市场、广场等老人聚集之处设置 “流动认证点”,与县康养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定期开展集中认证与政策宣讲。“不辞辛苦出山林,但愿苍生俱饱暖。” 通过多种形式,将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匠心独运,多措并举织密网
分级提醒防遗漏:对认证临期人员实施专人分级提醒。提前 30 天发送短信模板消息,提前 15 天进行短信 + 电话二次确认,逾期前 7 天通过社区、原单位、亲朋好友多方联系告知提醒,如 “未雨绸缪” 一般,全力避免停发风险。
立体提醒全覆盖:构建 “电话 + 指南 + 公众号” 的立体提醒体系。对 1389 名临期人员逐一电话告知,辗转联系电话变更者 150 余人,累计拨打提醒电话 1500 余次、发送信息 1300 余条,确保通知无死角,让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及时知晓认证事宜。
编写通俗服务指南:以 “一前一后”“一查一发”“一修改一认证” 等简洁明了的语言,编写通俗易懂的服务指南,助力退休人员牢记认证政策,按时完成认证,恰似为他们点亮一盏前行的明灯。
公众号推送指南: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图文版认证流程与政策提醒,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更多退休人员能够便捷获取信息。
笃行致远,守护幸福 “夕阳红”
全体工作人员怀着 “等不起” 的紧迫感、“慢不得” 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作为。坚决杜绝因认证超期导致养老金停发的情况发生。截至目前,全县 3388 名应认证退休人员中,已完成认证 2342 人,认证率达 69.12%,未出现一例因未认证导致的停发问题,切实守护住了退休人员的 “钱袋子”。
养老保险认证工作,关乎民心所向,饱含脉脉温情。镇巴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将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的精神狠抓落实,用 “精雕细琢” 的服务态度,持续守护退休人员的 “养老钱”“保命钱”,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满意度与获得感,让 “夕阳红” 更加绚烂夺目。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