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眉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杜星 审编:杨川)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一方小小的社保窗口,丈量的不仅是办事的距离,更是人心的冷暖;一双经办业务的手,托起的不仅是政策法规,更是万家灯火的安稳。这看似平凡的岗位,实则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往昔困境:刻板印象下的服务之困
曾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的刻板印象,如阴霾般笼罩着部分公共服务窗口,社保窗口也未能独善其身。业务高峰期,长长的队伍里,群众因焦急等待而紧锁的眉头、因政策不解而生的抱怨、因材料不全而折返的无奈,让这方寸之地满是压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群众的叹息与不满,像重锤般敲打着每一位社保工作人员的心,不禁让人思索:我们的服务,究竟离群众的期待还有多远?
转变之路:以心换心,躬身力行
转变始于 “心”,成于 “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社保工作一头连着国家大政,一头系着百姓福祉。养老金发放、社保转移,每一笔业务背后,都是家庭的生计与个体的期盼。当工作人员不再视自己为 “业务操作员”,而是化身群众社保权益的 “守护者”,服务便有了温度。多问一句 “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多想一步 “有没有更便捷的方式帮到他?”,将生硬条文化作家常话语,“将心比心” 成为服务作风提升的根基。
俯身实干,主动破题。从 “等提问” 到 “送服务”,社保工作人员用行动诠释担当。就像对待腿脚不便的张阿姨,主动告知可通过手机 APP 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并教会其女儿操作,让 “主动服务一小步,群众便利一大步” 成为现实。梳理高频业务指南、设立 “绿色通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复盘,点滴细节尽显用心。从 “冷面孔” 到 “暖沟通”,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次倾听,消融了群众的焦虑。面对误解,以 “同理心” 替代 “对抗心”,让沟通顺畅,办事自然顺利,收获群众 “服务态度真好”“解释得真清楚” 的由衷夸赞。
创新前行:拥抱时代,拓展服务
时代发展,需求升级,社保服务亦与时俱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推广网上服务平台、手机 APP、自助终端,实现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探索 “预约办”“延时办” 等新模式;走进社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将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科技赋能拓宽服务边界,却始终未改为民初心。
未来坚守:永不停歇的服务修行
窗口服务的作风提升,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社保工作人员需永葆为民初心,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锤炼过硬本领,精通业务、掌握沟通技巧;坚守服务底线,依法经办、廉洁自律;拥抱创新变革,借新技术提升服务;传递温暖力量,成为群众信赖的 “社保家人”。
方寸窗口,责任重大;繁杂业务,意义深远。每一次为群众排忧解难,每一个满意的背影,都让社保工作人员的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小小的窗口,是工作岗位,更是践行使命的舞台。未来,他们将继续坚定前行,以扎实作风、优质服务,擦亮社保窗口的 “金字招牌”,让社保 “安全网” 更牢,民生 “幸福伞” 更暖。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27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