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潼关县:把服务站建在群众家门口 就业便利“出门即享”

  (通讯员:党茹   初审:央行   央通达  冯沛  审编:杨川)

78-1.jpg

   “以前找工作要跑县城,现在在家门口的驿站就能问政策、找岗位,太方便了!”家住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的求职者李师傅,最近通过社区就业服务驿站的推荐,成功找到一份就近的零工岗位,说起这份便利,他连连称赞。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群众的“钱袋子”和幸福感。针对以往群众求职中“找工远、手续繁、信息偏”的烦心事,潼关县人社局立足群众实际需求,以“服务送到家、办事更省心”为目标,全力打造覆盖城乡的便捷就业服务体系,让就业服务从“群众跑腿”变成“服务上门”。

1.jpg

  织密服务网络 打造“15分钟就业圈”

  要让服务触手可及,阵地建设是基础。潼关县人社局在现有1个零工市场、5个零工驿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构建起“1+5+N”就业服务体系——以县级零工市场为核心,5个骨干驿站为支撑,在社区、村镇人口密集区新增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实现服务点位从城区向乡村全面覆盖。

  这些建在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驿站,不仅选址都在交通便利的位置,还配备了岗位信息栏、休息座椅、饮水设备等便民设施,让求职者“冷可歇脚、渴能喝水”。如今,群众步行15分钟内就能找到就业服务点,“求职不用跑远路,办事就在家门口”成为现实。

2.jpg

  创新服务模式 适配群众“时间表”

  “白天要带娃,晚上才有空找工作,没想到人社局真的把招聘会开到了夜市里!”宝妈张女士在县城广场的“零工夜站”上,成功匹配到一份兼职家政工作。这一贴心服务,正是潼关县人社局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推出的“固定+流动”“日间+夜间”双轨服务模式的缩影。

  为打破传统服务“朝九晚五”的时间限制,潼关县人社局精准对接不同群体作息:白天,依托“1+5+N”服务体系开展“家门口招聘会”,组织企业把岗位直接送到社区、村镇,让群众不出村就能和用工方面对面沟通;晚上,趁着群众休闲散步的时段,在广场、夜市等人流密集区搭建“零工夜站”,重点推送兼职、短期工等灵活岗位,方便上班族、宝妈等时间紧张的群体求职。

  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举办“家门口招聘会”10场,发布岗位700余个,帮助60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开设“零工夜站”10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次。

3.jpg

  拓展服务内涵 从“找岗”到“全链保障”

  就业服务不止于“找工作”,更要覆盖求职、就业、发展的全链条。潼关县人社局在各服务站点升级服务内容,将单一的岗位对接服务,拓展为“找工作、学技能、谋创业、维权益、办手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群众在驿站不仅能查岗位,还能直接报名参加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有创业想法的创业者,可现场咨询创业补贴、贷款办理等政策;遇到欠薪等问题,能获得专业的权益保障咨询;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还能享受业务代办服务。这些暖心举措,让就业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下一步,潼关县人社局将继续优化服务体系,根据群众需求不断升级服务举措,让就业服务更精准、更便捷,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