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鸿雁)
“去年参加手工编织培训后,我把自己编织的水果篮、鱼篓、花瓶等十几种款式放到网上买,销量还不错。跟我学习编织的姐妹们也多了起来,现在我们每个人一天能编2个成品,每月能赚到2500元左右。”勉县茶店镇艾叶口村脱贫户关雪桂说。在茶店镇,广大妇女通过手工编织、饰品制作等培训,提高了就业技能和增收本领,正在用巧手编织居家就业增收的幸福生活。
“没想到自己也能这么巧,现在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点小钱贴补家用,真是太好了,多少年都没有领过工资了”,看着自己精雕细琢的“作品”,勉县温泉镇谢家桥村的庄丽霞高兴地说,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在一间不大的操作间里,庄丽霞正在和其他的“宝妈们”制作穿戴甲制品,手法非常娴熟,不大一会儿,一件工艺品就诞生了,抬眼看去,面前放满了穿戴甲成品。庄丽霞是谢家桥村脱贫户,家中有八十岁的母亲身体不好,女儿在上高中,儿子在上小学,收入主要是靠患气管炎的丈夫在陕钢打零工,她自己在2016年遭遇交通事故后因身体原因一直无法外出务工。前段时间听说村上举办穿戴甲培训班,就赶紧去报了名,在培训老师耐心地讲解下,庄丽霞很快就掌握了制作技巧,现在可以单独实操,不出村每个月靠出售穿戴甲成品就能获得至少1500元收入。
“村里大部分妇女为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外出务工,我一直都在思考能用什么方法将这部分劳动力带动起来,发挥她们的特长优势,既能在家照顾弱小,又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勉县长沟河镇两河口村党支部书记田晓云说道。两河口村多次组织妇女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邀请“勉县巧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进行现场教学,妇女们学习热情高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技能培训效果显著。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手工编织市场需求大,生产场所、方式、时间和规模灵活,若编织技艺成熟,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手脚麻利点,收入甚至可达2300元以上。
“在家闲着没事儿,做做针线活,还能挣到钱,我这浑身充满了干劲”。村民张金丽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目前,长沟河镇两河口村已有80余名农村妇女加入到手工编织行列,未来还将吸引更多农村妇女加入其中。勉县长沟河镇两河口村在解决农村妇女富裕劳动力上狠下功夫,在全村大力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将手工编织业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活力,带动居家就业促进增收。
与此同时,勉县同沟寺镇金光村文化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前来学手工艺的留守妇女络绎不绝,每天都有20余名学员前来活动中心听授手工艺课,该手工课由金光村特邀请县手工纺专业老师就针织仿真花DIY技术进行讲解指导,并免费提供针织仿真花材料。培训中,授课老师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从原材料的特点、制作基本方法和技巧、颜色搭配、角度把控等细节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一边讲解,一边给大家做起示范。学员们也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争先恐后提问,认真学习操作规范。
“她力量”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她力量”正在成为新业态、新赛道的弄潮儿,广泛地、高质量地参与到了稳岗就业增收和乡村振兴中。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稳岗就业促增收中,勉县高度重视“她力量”,有效激发“她力量”,在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的留守妇女中大力发展手工编制技艺,通过举办手工艺技术培训班、技艺带头人带动和联系手工作坊订单回收的方式,为留守妇女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活力,持续拓宽她们稳岗就业增收门路,促进广大妇女以居家就业增收。编制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妇女居家就业增收的好门路,勉县带动留守妇女们以编制手艺居家就业增收,只需熟练掌握编织技能,妇女们就可实现居家就业促进增收。用“指尖技艺”念好居家妇女致富经带动更多女性,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重塑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用巧手编织自己的幸福生活,为稳就业、促增收充分展示了“她风采”、贡献“她力量”。目前,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万人,脱贫劳动力(含三类人群)实现就业创业3.89万人,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