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贺银苗 审编:杨川)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紫阳县积极作为,以三项有力举措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在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业、改善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 “小岗位” 托起 “大民生”,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严把 “入口关”,源头提质促规范
紫阳县紧密贴合乡村发展实际,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养老托幼、农村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科学规划岗位类型与数量,恰如 “量体裁衣”,使岗位设置精准对接乡村需求,惠及广大百姓。在人员聘用环节,秉持 “公开、公平、公正” 原则,施行 “村级初审、乡镇复核、县级备案” 三级联审机制。严格核查申请人员身份信息、劳动能力及所属人员类型,确保岗位安置精准覆盖脱贫人口,尤其是其中 “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稳定家庭收入” 的弱劳力、半劳力群体。整个过程广纳社会监督,切实为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难题,犹如 “春风化雨”,滋润民生。
织密 “监管网”,过程管理保实效
遵循公益性岗位 “谁用人、谁管理” 准则,各用人单位为每位从业人员量身定制明晰、具体且具实操性的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做到 “人岗相适,职责分明”,让从业人员工作有方向、履职有依据。同时,构建常态化巡查、抽查机制,借助实地走访、电话抽查、查阅台账、大数据比对等多样手段,对在岗人员履职、出勤及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核查。依托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信息、协议时间、补贴发放等全流程线上监管,有效杜绝 “吃空饷”“顶岗替岗”“人岗不符” 等不良现象,确保岗位人员在岗尽责,发挥实效,似 “精密齿轮”,保障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优化 “保障链”,暖心服务增福祉
紫阳县建立补贴资金保障机制,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拨付,统一通过社会保障卡或银行卡账户发放,实现补贴资金 “点对点” 直达从业人员个人账户,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截留、挪用、迟发等问题。同时,为从业人员购置人身意外保险,全方位保障其劳动权益,构建多层次风险兜底体系。此外,明确岗位退出情形与程序,依据考核结果、个人身体状况及岗位需求变化,对岗位人员实行动态调整。对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及时调整或退出,实现岗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因年龄、健康等原因退出岗位的人员,积极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后续就业帮扶服务,助力其迈向更高质量就业之路,如 “雪中送炭”,温暖人心。
通过这三项举措协同发力,紫阳县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迈向 “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既切实维护了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其 “安心工作,干劲十足”,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民生根基。展望未来,紫阳县将持续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长效机制,让乡村公益性岗位在服务民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发挥更大效能,书写乡村发展的美好篇章。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27 / 03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