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传好就业帮扶“接力棒”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洋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落实各项就业帮扶政策,全力扶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积极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让“技有所长、业有所就、劳有所得”的美丽蓝图变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图景。

  跑好组织保障“第一棒”,三级联动聚合力。一是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22个政府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稳就业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县就业创业各项工作;二是建立了人社系统科级干部包片、科室包联镇办的就业帮扶督导机制,9名科级领导、18个业务科室、85名干部对18个镇(办)、287个村(社区)实行网格化全覆盖式管理,累计开展就业帮扶督导4轮次。三是配强了村级劳动力信息采集员队伍,出台了《洋县村级劳动力信息采集员管理暂行办法》,遴选了273名信息员从事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常态化开展政策培训和业务交流11次,全方位提升村信息员业务素能。

  跑好就业创业“加速棒”,五大举措提质效。一是坚守工作底线,做实“3353”劳动力实名制动态监测,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易地搬迁劳动力和公益性岗位退出人员等重点人群加强大数据分析比对,发现因未就业出现收入降低风险的,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持续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拓宽就业渠道,定期匹配劳动力就业信息与企业用工需求,线上推送岗位、线下入户动员。强化本地岗位供给就近就业一批、劳务协作对口输出一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介绍就业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拉动就业一批、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就业一批,促进全县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2.9万农村劳动力全部就业。三是扩大培训规模,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工作思路和“技能培训+稳岗就业”工作模式,大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截止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70期1780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470人。脱贫劳动力参加创业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以工代训1480人,全县劳动力逐步实现从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四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从抓好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实施创业培训指导、做好创业服务指导、鼓励各类创业者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加强返乡创业资金扶持、鼓励创办社区工厂及就业扶贫基地“六个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经商创业,扶持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人群返乡创业。截止目前,一次性创业补贴97人48.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2户(其中个户贷款175户,发放贷款金额2815万元,企业贷款17户贷款金额4700万元)发放贷款金额7515万元。五是精准政策兑现,结合县域实际,及时出台《进一步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五条政策措施》《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二十条措施(试行)》《洋县就业创业政策汇编》等政策红利,瞄准重点群体精准推送,全面提升政策的知晓度、普惠度和满意度。

  跑好服务民生“冲刺棒”,一颗初心贯始终。从人社系统遴选105名业务骨干“一对一”包联县域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等重点企业,用心当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企业用工的“招聘员”、社保人才的“服务员”、劳动关系的“协调员”、企业发展的“联络员”。服务专员先后深入企业宣传政策450余次,协助49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350余个、招聘247人,纾解企业困难187件。(通讯员 闫星光  马宏宇)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