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刘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社会稳定的基础。今年以来,宜君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战略指引,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主攻方向,以聚智创新、聚焦产业、聚力富民为关键抓手,紧紧围绕全县群众诉求,积极培育建设社区工厂、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拓展人工智能产业,有效建立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平台,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功能和提升就业承载能力,积极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推动就业工作跑出“加速度”。
搭建社区工厂平台,助力进企就业。 结合宜君特色优势,积极发展编织、中药材加工和毛绒玩具等产业集群,争取人行金融系统支持,深入开展宜君“青蓝”计划,延伸假发产业链条,进一步发挥“社区工厂总厂+分厂+家庭作坊”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现有“1+5”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社区工厂26家,其中假发加工6家,毛绒玩具加工5家,中药材加工5家,其他加工类10家。共吸纳劳动力就业447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就业119人次,月平均工资2600元左右,真正让群众成为社区工厂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大力开发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就业。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三无”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题,结合县情、整合资源、因人施策、精准发力,积极按需开发机关事业单位见习、农村道路维护、生态护林、森林防火、治安联防协管等公共设施维护及公共服务类的公益性岗位,确保重点群体就近就地就业促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发公益性岗位784个。
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就业能力。大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 制定印发了《2023年就业帮扶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紧紧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非织布工艺、山地果树种植、奶山羊饲养等技能培训,做到培训“精准渗透”,达到培训对象、内容、时间“三精准”,切实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达到就近就地就业目的。截至目前,共举办农艺、园艺、家畜饲养等培训班10期5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81人。
拓展人工智能产业,提升就业质量。 紧抓中国人民银行和阿里巴巴集团帮扶机遇,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并大力推动创业大厦项目建设,多渠道整合资源、倒排工期、按时按点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确保“AI豆计划”人工智能项目和假发手钩项目顺利迁入创业大厦。同时,做好前期策划包装、招商引资、招聘筹备等工作,力求将创业大厦建成人力资源产业园,成为吸纳人才的洼地、创新创业高地、高端人才聚集地,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有力贡献。截至目前,“AI豆计划-AlphaQ”“AI豆计划-高德地图”“AI豆计划-大安全”项目在岗员工240人,人均月工资3500余元,技术熟练后可达4500元左右。
下一步,宜君县人社系统将持续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人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创新工作思路,抓好政策落实,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切实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方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