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马武辉)
2022年以来,兴平市人社局围绕“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基本工作方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三手”齐抓,紧紧稳住全市就业“基本盘”,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
搭建平台,狠抓转移就业。一是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先后印制《兴平市就业帮扶政策清单》和《兴平市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申请办法》等宣传彩页,下乡、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同时通过微信平台、人社局乡村振兴群等多媒体渠道,全天候、不间断大力宣传就业帮扶政策,争取做到户户皆知、人人皆晓。二是不断加强各类招聘。今年先后举办“春风行动”、高质量就业春季、夏季招聘会、家政服务、“就业服务千企万户行”“走进企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招聘会以及脱贫劳动力专场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发布岗位8000余个,浏览量1.6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300余人,实现签约560人。同时注重发挥抖音“直播带岗”作用,“点对点”面向双汇、金龙鱼等复工复产企业输送务工人员128人。三是不断落实各项补贴。积极鼓励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加大政策帮扶力度,联合市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先后两次优化转移就业交通补助申请办法,尽最大努力提供便民帮办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同时重点做好动态监测帮扶,采取“人盯人”“一对一”帮扶举措,进一步做实做细脱贫劳动力“实名制”台账,切实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就业。对“零就业”户重点排查、跟踪帮扶,对无法实现自主就业的,优先通过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就业。截至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 12917人,申请发放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助513人21.81万元,一次性求职补贴223人11.15万元,各类公益性岗位共计安置46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90人。
强化赋能,狠抓职业培训。一是突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持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推荐申报工作,加快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机构体系建设,为技能人才队伍增量提质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兴平市职业教育中心已完成申报,西北工业学校正在完善申报资料。二是突出特色专业提升质量。针对“就业难”和“招工难”两难并存问题,提出“质量第一,市场需求”战略,注重培育“兴平电工”“槐里月嫂”“金城养老”等三大劳务品牌,以高质量培训不断提升兴平人社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年共开展养老护理17期 845 人;家政服务5期228人;电工培训3期150人。三是突出重点人群开展培训。重点对在岗职工、脱贫劳动力、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退役军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人群开展职业培训,通过强化赋能、授人一技,不断提升各类人群就业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共计培训2771人(脱贫劳动力培训346人),其中开展在岗职工培训2期280人;就业培训39期1891人;创业培训24期600人。
注重培育,狠抓创业扶持。一是持续创新槐里创客讲堂。根据疫情影响,继续采取线上直播专题讲座的形式,尽最大化为全市创业者提供“后疫情时代下创业企业如何再出发、如何组建狼性的团队、看市场营销如何破局”和两期微视频发布,截至目前,共举办三期“槐里创客大讲堂”,累计收听、收看群众 900余人。二是持续全面推行线上办理。进一步发挥好、使用好“秦云就业”小程序,采取“群众手机轻松一点单、人社人员后台来买单”的保姆式服务模式,全面推行“陕西省创业担保贷款网上经办公众号”。同时通过印制创业担保贷款宣传彩页、发放纸杯、手提袋等形式,不断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知晓率。三是持续提供后续跟踪帮扶。针对脱贫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SYB创业培训服务。同时宣传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扶持树立创业典型。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5208万元,累计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26人108000元。
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总体保持稳定,累计认定就业见习单位29家,开发就业见习岗位759个,见习生140人;全市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17家,累计吸纳1226名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46名;城镇新增就业7296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200人的101.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7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0人的103.8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咸阳市5.5%以内。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24 / 06月
28 / 06月
22 / 05月
11 / 03月
18 / 06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