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南闯北”到“群凤还巢”——千阳县高质量发展之创业促就业篇

  “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就是我的‘救命草’、‘及时雨’,不仅帮助我的养猪场度过了难关,还实现了稳定发展。”4月27日,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辛家沟村的千阳富兴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小春对县里提供的创业帮扶政策赞不绝口,并对养猪场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1.jpg

  政策扶持我办起养猪场

  “受疫情影响,出栏的猪运不出去,饲料价格一直涨,猪价反而跌到了五六块,猪场差点就坚持不下去了……”回忆起2021年的艰辛,张小春记忆犹新。他说,自己之前一直在宝鸡市区跑出租,疫情反复让他萌生了另寻出路的想法,夫妻二人听说千阳县在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随即决定回家办养猪场。

  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的张小春来说,创办养猪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得知张小春的创业想法后,千阳县人社局及时提供援助,从办营业执照、选场址到建厂房、筛品种,一步步的将张小春夫妇创办的养猪场扶持了起来。正当生猪将要出栏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受疫情影响和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养猪场销路不畅、成本陡增,张小春夫妇的资金链也出现了严重短缺。正在此时,千阳县人社局又一次伸出援手帮助养猪场度过难关,先是帮他在县城开了一家“小春鲜肉店”,实现自产自销;接着又发放了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后又帮他提交了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帮助养猪场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如今的富兴家庭农场占地3.6亩,存栏生猪360头,月均销售额稳定在8万元左右,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4人,现已初具规模。

2.jpg

  政府帮我成立工作室

  无独有偶,在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有一位邻里皆知的“创业红人”罗晓平。“我是肢体三级残疾,以前靠着残疾补贴维持最基本生活,慢慢的也成了家里的负担,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不创业还等啥呢。”42岁的罗晓平作为残疾人创业的典型,创业之初也面临着行业选择的难题。千阳县人社局针对罗晓平是弱劳力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千阳绣娘”劳务品牌优势,将他嵌入“西秦刺绣”产业链中,并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帮他购置了一台激光切割雕刻机,创办了一家名为“千阳县渔阳工艺美术”的工作室,专门制作工艺品配件。万事俱备,只欠销路,千阳县人社局积极联系县内各个工艺品合作社,为罗晓平的产品找到了可靠销路。随着订单的增多,罗晓平有了扩产的想法,县人社局主动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向他发放了5000元补贴,使他顺利扩产。“现在有了固定的工艺品合作社给我下配件订单,我这机器开一个小时纯利润就有30块钱,一天能开6个小时呢。”罗晓平面带喜悦地说着。

3.jpg

  好政策引得“群凤还巢

  越来越多像张小春、罗晓平这样的“草根”创业者正在诞生,从当初“走南闯北”的农民工,到如今“群凤还巢”的创业者,之所以能从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这两条路中间闯出了另一条全新的创业之路,离不开千阳县聚焦“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开展集“就业服务、品牌展示、创业孵化、实时监测”四大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好政策的落实。

  近年来,千阳县委县政府把返乡创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大局,深入实施就业创业“十大行动”,聚力打造“一个中心,多点布局,覆盖城乡”的“1+5”创业服务体系(1个县创业中心加5个镇创业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落实扶持政策,为各类返乡创业人员搭建了“圆梦”舞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千阳县审核通过一次性创业补贴企业114家,累计发放补贴48.6万元,为292家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累计发放贷款3200万元,以创业带动就业1640人,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216人。今后,千阳县将以更完善的创业政策、更多样的创业渠道、更优质的创业服务吸引更多的外出农民工“群凤还巢”返乡创业。                           (谢佩)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