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技能人才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述评

  百年基业,人才为本;百年兴盛,人才为先。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精辟阐明了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经过多年发展,技能人才工作政策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技能竞赛实现历史性突破,技能人才培训取得显著成效,评价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表彰激励力度明显加大,技能人才工作持续取得进展。

  造就宏大技能人才队伍

  多年来,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当前,我国技能人才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人。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423所,在校生395.5万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了以企业、技工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者需求的培养培训体系。“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亿人次。

  ——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深入推进。全国范围内,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的评价机制正加快建立中。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不断减少,全国有近6200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完成备案并启动认定评价工作。

  ——技能竞赛取得佳绩。0块、5块、15块、16块金牌,中国自成为会员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从金牌“零”的突破,到问鼎阿尔伯特大奖,再到第44届、第45届世赛上取得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名,我国逐渐形成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各类竞赛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的机制进一步夯实。

  ——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从新中国工人群体成为中坚,“八级工”深受社会尊重,到如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的出台,对高技能劳动者给予高规格、高待遇的认可。290名高技能人才荣获“中华技能大奖”,3321名技能人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292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工资待遇、创新评价机制、强化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扶持、培养、激励力度。”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表示。

  技能为就业注入活力

  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人社部门以提升技能水平、能力素质为核心,贴紧社会、产业、企业、个人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发展。

  多年来,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一项项措施促进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

  技能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在全国各地,制造业、服务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在一些行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了2。

  技术好,收入也就高了。四川绵阳的张德娟原来在深圳的电子厂打工,后来参加月嫂培训,并考取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资从3000元涨到了7000元。“学的技能越多,客户就越多,工资也水涨船高。”张德娟说。

  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提倡劳动者拥有技能、培育技能的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从“入厂培训”“入校培训”到“终身培训”,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人都有机会涨知识,涨技能。

  “这是党的政策好,连安置点的群众都享受到了!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烹饪,有了这项技能,我的就业渠道就更宽了。”2020年8月,在贵州省岔河镇戈乐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参加技能培训的群众吴林说。

  2019年5月,国办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这是作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于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稳定和促进就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从城市到乡村,一场场面向各类群体、推动技能提升的技能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仅2020年,全国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700.5万人次、以工代训支持企业职工2209.6万人。

  技能改变命运

  学技能可成才,得技能更能报国。无数身怀梦想的技能青年,学得一技之长,不仅改善贫困处境,发家致富,他们之中的佼佼者还为国争光。

  早在1993年,我国就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这让当时年仅21岁的参赛选手陈晓曦印象深刻。在这届大赛上,他在钳工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赛后进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并留校任教。

  如今,陈晓曦是一名既懂理论又有技能的“双师型”大学教师,研究世赛、服务世赛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为一名翻译,他累计帮助我国选手获得4枚金牌。

  “学习技能,可以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苦练技能,可以让自己站得更高、变得更强。”陈晓曦说,青年学生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技能,练起来、学起来、用起来,总有一天会改变命运。

  职业技能竞赛正成为广大青年实现梦想的舞台。

  蒋应成出生于云南保山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条件艰苦的他,立志依靠技能脱贫致富。

  2012年,蒋应成来到杭州技师学院,在这里他开启了世赛征程。在国家集训队集训期间,他没有跨出校门一步,除了吃饭、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训练上。魔鬼式的训练终于迎来高光时刻:2017年10月,蒋应成获得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

  “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们知道,技能可以成就梦想,技能可以改变命运。”2017年,蒋应成载誉归来,在初中母校,他拿出5万元,捐给了学校的贫困学子,希望他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技能改变命运。

  多年风雨兼程,多年砥砺前行,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硕果累累,崇尚技能蔚然成风。

  新征程呼唤新的奋斗。展望未来,技能人才必将站立潮头,绽放精彩人生。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