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技能成才之路,职业发展通途

 75.jpg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在多元化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每种教育类型都有其独特价值。技工院校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己任,如同一座坚实的摇篮,孕育着无数学子的职业梦想,为他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

61.jpg

  精准定位,契合产业脉搏

  技工院校自诞生以来,便将为产业经济服务作为办学宗旨,以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为根本使命。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技工院校多由产业或劳动部门管理,这使其与产业经济紧密相连,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一五” 期间,技工学校围绕 156 个工业项目设立,为工业发展输送大量专业技工,奠定了服务制造业的深厚根基。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技工院校始终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如今,在制造业向数字制造、智能制造迈进之际,技工院校积极调整专业与课程,为先进制造业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如同一颗颗齿轮,精准嵌入产业发展的庞大机器中。

58.jpg

  工学结合,锻造精湛技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技工院校深知实践是技能培养的关键,大力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在招生、专业规划等八个方面深度合作,将企业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得以置身真实企业生产环境,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深度融合。学校教学紧扣企业需求,让学生所学即所用。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研习理论,还要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操,参与企业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企业岗位,成长为技术骨干,真正做到 “知行合一”,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精湛技艺。

  就业无忧,前景广阔无垠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提升为目标,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是其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工科和制造企业,技工、技师的资格能力甚至比学历更受重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急需近 300 万高技能人才,人才市场上技能人才求人倍率达 2.0,可谓 “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技工院校注重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大量实习实训,具备扎实技能和较强动手能力,能快速适应企业工作。加之校企合作搭建的就业桥梁,学校与众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就业渠道。据统计,广东全省技工院校 2018 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 98.57%,平均月薪超 4000 元,部分大型企业毕业生月薪过万,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多元发展,拓宽成长路径

  技工院校不仅专注于技能培养,还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助力其提升学历层次。学生符合条件可获高级技工(或预备技师)证书及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还能修读大专课程,获取专科学历,进而报考成人专升本,甚至可参加普通专插本考试,获取全日制本科学历与学位。

  这种技能与学历并重的模式,让学生既能掌握一技之长,又能提升学历,为未来发展拓展空间,如同为学生开启了多扇门,无论选择技能深耕还是学历进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政策护航,助力梦想启航

  国家对技工教育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学子圆梦保驾护航。在学费减免方面,技师院校一、二、三年级全日制在校生中,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免学费,每年减免 3500 元或 4305 元,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同时,国家对成绩优异、技能突出的二年级(含)以上学生给予奖励,每年奖励 2 万名,奖学金每人每年 6000 元。这些政策如春风化雨,激励着学生刻苦学习,追求技能卓越。

0.jpg

  此外,技工院校毕业生在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征兵入伍等方面均享受诸多政策优势。预备技师(技师)班、高级工班毕业生可分别按大学本科、大学专科落实相关待遇,在就业创业等方面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大学毕业生同等对待。

  技工院校,以其精准的办学定位、创新的培养模式、广阔的就业前景、多元的发展路径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沃土。在新时代,它将继续绽放光芒,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无数学子扬起梦想之帆,驶向成功的彼岸,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