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帆载梦赴桥南 四度支教续温情 —— 苏大学子陕南支教纪实

  (通讯员:梁佳鑫    初审:央行  通达     审编:杨川)

13.jpg

1.jpg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七月的风掠过秦岭北麓,裹挟着一群青年的热忱与期待。7 月上旬,苏州大学青帆归港公益团(星河计划)的 16 名学子跨越千余里,第四次踏上陕西省渭南市桥南镇的土地,为期 14 天的支教活动由此拉开序幕。在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他们以 “文化浸润 + 精准教学” 的特色模式,为近百位留守儿童带来别样课堂,用青春续写这份跨越千里的教育之约。

2.jpg

3.jpg

4.jpg

  初抵桥南:四载相守里的温暖重逢

  抵达服务中心后,在当地工作人员与团队负责人寇建国的统筹安排下,支教团队迅速投入工作。依据前期调研的留守儿童情况,他们细致地按年级分为学前、一至六年级共七个班级,针对性规划授课内容。课程设置兼顾基础与特色,既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辅导,也包含创意手工、影视欣赏、劳动教育等素养课程,构建起 “学业辅导 + 素养培育” 的双轨教学体系。团队成员还将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动态调整授课方式,力求寓教于乐,让知识在互动中自然流淌。

5.jpg

6.jpg

7.jpg

  课堂掠影:江南学风与渭南童心的相遇

  课堂上,志愿者们俯身与孩子们交流,既传授学习方法,也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孩子们设立目标、畅想未来,为这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送去温暖。“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数学课后,志愿者王子建仍在为一名孩子耐心讲解。他在日记中写道:“孩子们或许对知识的理解稍缓,但眼中的灵气总让我心动,能与他们相遇是幸事。” 此刻,知识与温情在双向奔赴中愈发鲜活,江南的学风与渭南的童心悄然交融。

8.jpg

9.jpg

  夜话初心:支教路上的青春成长

  桥南镇的夜晚静谧安详,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教室里却灯火通明。公益团成员围坐分享首日感受。“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才真正懂了‘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深意。” 负责 “五升六” 英语教学的潘嘉豪感慨道。已是第二次支教的王星航,承担着 “三升四” 与 “六升初” 的数学课程,他说:“先前总担心力不从心,今天孩子们的积极互动,让所有准备都有了意义。” 讨论中,大家回望出发时的初心 —— 用知识助力成长,用陪伴填补空缺。而这一天的经历,让 “初心” 从词语化作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成为青春最生动的注脚。

11.jpg

  苏州大学青帆归港公益团(星河计划)成立于 2022 年(原名银色星河实践团),专注于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四年来累计向桥南镇派出志愿者 60 余人。年复一年,这份热忱在接力中传递,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共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撑起一片晴朗天空。

  (注: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成立于 2012 年 8 月 31 日,主要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食宿、校外辅导、生活技能培养及思想道德教育等服务,是孩子们温暖的 “第二个家”。)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