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社会保障……政府工作报告怎样说?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工作回顾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继续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加强养老服务。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

  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

  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

  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

  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

  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

  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

  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

  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

  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直播文字 来源:新华网)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