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工作总结
深度报道凸显人社事业进展
就业创业跟踪:对全国及陕西省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与创新实践进行深度追踪。报道了陕西省在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专项行动中,西安市简化创业补贴申领流程,将原本需提交的多项纸质材料精简为线上一键申报,办理时长从平均 15 个工作日压缩至 5 个工作日,助力千余名创业者快速获得资金支持的案例。通过系列报道,全面呈现就业创业政策在促进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就业局势上的积极成效,为各地提供可借鉴经验。
社保改革解读:聚焦社保制度改革,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等重大政策进行权威且深入解读。以咸阳市为例,跟踪报道当地推进社保扩面的工作进程,当地通过线上直播社保政策解读、线下深入社区乡村宣传,同时简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手续,实现社保扩面新增 5 万人,有力提升了社保覆盖广度与深度。此外,针对社保基金安全监管,曝光多起欺诈骗保典型案例,详细剖析骗保手段与查处过程,有效增强公众维护社保基金安全意识。
人事人才聚焦:重点关注陕西省人才引育政策实施及成果。报道宝鸡市某高新技术企业在人社部门支持下,成功引进 5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成立省级重点实验室,推动企业产品技术迭代升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 20% 的实践经验。同时,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岗位竞聘、薪酬调整等方面进行系列报道,为事业单位改革平稳推进提供政策参考与实践指引。
传播形式创新提升影响力
多媒体融合成果:构建起以报、刊、网官网为核心,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协同发力的传播矩阵。针对重大人社政策发布,如失业保险费率阶段性降低政策,制作图文、视频、H5 等多样化融媒体产品。其中,“失业保险降费减负” 短视频以动画形式直观展示政策对企业与职工的利好,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 50 万次,点赞量达 3 万余次,有效提升政策传播的广度与速度。利用新媒体互动特性,开展线上政策问答活动 50 余次,参与人数超 10 万人次,及时收集反馈,增强与读者互动。
专题报道亮点:策划推出 “人社服务暖民心”“优化营商环境・人社在行动” 等专题系列报道。深入基层人社服务窗口、企业、社区,通过连续报道、深度访谈,展现人社服务在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在 “人社服务窗口故事” 专题中,采访了 100 余个服务窗口,讲述工作人员为群众解决社保异地转移接续、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难题的故事,树立了人社部门为民服务良好形象,相关报道阅读量累计超 200 万次。
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行业交流收获:积极参与全国及陕西省人社系统组织的 30 余场研讨会、座谈会,与各地人社部门、行业专家深入交流。在全国人社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通过参会报道,获取最新信息化发展趋势,为报、刊、网后续报道数字人社建设提供前沿信息。利用报、刊、网平台,组织开展 5 场人社领域主题论坛,如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权益保障” 论坛,邀请人社部门领导、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 200 余人参与,促进多方观点碰撞与经验分享。
跨媒体合作成果:与本地电视台合作制作 8 期人社专题节目,将报纸深度报道内容转化为电视节目形式,如将 “社保制度改革解读” 系列报道制作成专题片,在黄金时段播出,覆盖观众超 500 万人次,拓展传播渠道。与网络媒体合作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活动,联合举办 “我身边的人社服务” 摄影大赛,吸引 5000 余名摄影爱好者参与,收到作品 3000 余幅,有效提升报、刊、网品牌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
队伍素质提升保障工作质量
专业培训成效:定期组织报、刊、网采编人员参加人社政策解读、新闻采编技巧、新媒体运营等专业培训 15 次。邀请人社部门业务骨干解读最新政策法规,如在就业创业政策培训中,详细讲解一次性扩岗补助、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细则,提升采编人员政策理解能力;邀请资深媒体人分享新闻写作、短视频制作技巧,确保采编人员能够精准、生动报道人社工作。通过培训,采编人员稿件质量显著提升,优质稿件数量较上一年增长 30%。
绩效考核优化效果:完善报、刊、网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将采编人员工作质量、传播效果、读者反馈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设立月度优秀稿件奖、季度传播影响力奖等,对表现优秀人员给予奖励。通过优化绩效考核,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为报、刊、网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025 年工作安排与部署
强化深度报道,聚焦人社核心工作新动态
就业创业领域:持续深入报道陕西省及全国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果。重点关注 2025 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跟踪报道各地落实《关于做好 2025 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中 17 条政策举措的情况。以西安市为例,报道当地组织人社专员对接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市场化岗位规模的具体实践;关注咸阳市实施就业能力提升 “双千” 计划,开设 “微专业” 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成效。通过系列报道,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全面政策解读与实践指导。
社会保障板块:紧密跟踪社保制度改革后续进展,如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效果评估、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广等。以宝鸡市为例,报道当地在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中,如何扩大试点群体覆盖范围,将更多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社保经办服务优化的报道,关注各地推行 “直补快办”“政策计算器” 等服务方式,提升社保服务便捷性与精准度的工作成效,为群众提供更清晰的社保服务指南。
人事人才方面:聚焦陕西省人才引育新政策、新行动,报道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榆林市为例,关注当地出台的人才购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回流,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成果。同时,深入报道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情况,如岗位管理精细化、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完善等方面的探索,为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创新传播形式,提升内容影响力新高度
多媒体融合升级:进一步优化报、刊、网新媒体平台传播矩阵,加强各平台内容差异化定位与协同传播。针对重大人社政策发布,提前策划系列融媒体产品,如制作政策解读微动漫、开展线上政策发布会直播等。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人社资讯,提高读者关注度与粘性。同时,加强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开展 “人社政策达人挑战赛” 等互动活动,鼓励读者参与政策传播,扩大政策知晓度。
专题系列报道深化:策划推出 “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追踪” 等专题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基层人社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与突出问题,通过深度调查报道、专家解读、读者互动等形式,全面展现人社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追踪” 专题中,选取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典型群体,跟踪报道其权益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推动相关问题解决,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感。
加强交流合作,拓展报、刊、网发展新空间
行业交流深化:积极参与全国及陕西省人社系统组织的各类高端研讨会、座谈会,加强与国内外人社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合作。通过参会报道,及时掌握全球人社事业发展前沿动态,为报、刊、网内容创作引入国际视野与先进理念。利用报、刊、网平台,组织开展 “数字时代人社服务创新国际论坛” 等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在人社领域应用趋势,提升报、刊、网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跨媒体合作拓展:加强与中央媒体、行业权威媒体合作,通过内容共享、联合报道等形式,扩大报、刊、网影响力。与人民日报、刊、网合作开展 “人社政策基层行” 大型系列报道,深入全国基层地区,挖掘人社政策落实中的典型经验与突出问题,提升报道权威性与覆盖面。与行业网络媒体合作,开展 “人社服务满意度调查” 等线上线下联动活动,收集公众对人社服务的意见建议,为报、刊、网内容创作与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提升队伍素质,保障报、刊、网持续发展新动力
专业培训深化:定期组织报、刊、网采编人员参加人社政策解读、新闻采编技巧、新媒体运营等专业培训,邀请人社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知名媒体人授课。开展 “人社政策深度解读特训营”“新媒体爆款产品打造工作坊” 等专项培训活动,提升采编人员政策解读能力、新闻策划能力与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选派优秀采编人员到中央媒体、地方主流媒体学习交流,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
绩效考核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报、刊、网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动态调整的激励机制。将采编人员工作质量、传播效果、读者反馈、创新能力等指标全面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对优质内容创作、创新传播形式、重大选题策划等方面的奖励力度。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开展团队拓展训练、业务交流分享会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工作氛围,为报、刊、网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