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耳农:匠心铸品牌,菌香飘天下 (五十一)

  (通讯员: 商洛市人社局  商洛市就业管理局  初审:央行   央通达   章家溪  许宝平  审编:杨川)

000.jpg

00.jpg

5.jpg

  “秦岭苍苍,柞水泱泱,木耳之美,匠心独彰。” 在秦岭南麓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柞水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享誉四方的柞水木耳,也造就了一群技艺精湛的柞水耳农。

100.jpg

  柞水县总面积 2368 平方公里,人口 13.7 万,这里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溪流纵横,为木耳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正如清《陕西通志》所记载,明清时期,柞水 “万山丛树多,土人伐生木耳”,其木耳产业历史悠久。

101.jpg

102.jpg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柞水县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创新采用 “政府 + 龙头企业 + 集体经济 + 职业农民” 的发展模式,全力培育打造 “柞水耳农” 这一省级劳务品牌,为木耳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实现了劳务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协同共进。

  “柞水耳农” 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根基,以技能培训为重要抓手,以高质量就业为最终目标,积极实施 “12345” 举措。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耳农 7.5 万人次,扶持龙头企业 13 家,开发出木耳产品 22 类 99 种,涵盖了木耳啤酒、木耳饼干、木耳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极大地延伸了木耳产业链。

103.jpg

104.jpg

105.jpg

106.jpg

  与此同时,“柞水耳农” 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了 1.5 万人实现就业,人均收入达到 2.3 万元,户均增收 6000 元,更辐射到周边 3 万群众,助力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柞水耳农” 与柞水木耳双双荣获 “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并通过了地理标志认证和欧盟标准通关,品牌估值高达 53.97 亿元。

107.jpg

  如今,柞水木耳产业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秦岭深处熠熠生辉。它不仅推动了县域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更探索出了一条 “产业兴农、品牌强农、就业富农” 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柞水耳农” 正以其独特的匠心和不懈的努力,让柞水木耳的菌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2.jpg

  (评论员:杨永忠  初审:央行  央通达   许宝平   王英   审编:杨川)  

柞水耳农:以匠心酿菌香,用品牌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秦岭苍苍,柞水泱泱,木耳之美,匠心独彰。” 秦岭南麓的柞水县,不仅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优质木耳,更因一群技艺精湛的柞水耳农,让这颗 “秦岭明珠” 走出深山,香飘天下。

  柞水的木耳产业,始于自然馈赠,兴于历史沉淀。全县 2368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溪流纵横,为木耳生长筑牢了天然根基。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有 “万山丛树多,土人伐生木耳” 的记载(清《陕西通志》),悠久的种植历史,为产业发展埋下了深厚伏笔。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柞水木耳产业迎来了质变。当地创新采用 “政府 + 龙头企业 + 集体经济 + 职业农民” 模式,全力打造 “柞水耳农” 省级劳务品牌,将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深度绑定。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基、技能培训为抓手、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柞水耳农” 推进 “12345” 举措,累计培训耳农 7.5 万人次,扶持 13 家龙头企业,更突破传统种植边界,开发出木耳啤酒、饼干、保健品等 22 类 99 种产品,让木耳产业链实现 “从菌棒到餐桌” 的全面延伸。

  品牌强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百姓富。如今的 “柞水耳农”,早已不是单一的种植者标签,而是带动增收致富的 “金招牌”。它直接带动 1.5 万人就业,人均收入达 2.3 万元,户均增收 6000 元,更辐射周边 3 万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亮眼的成绩也让品牌收获权威认可:“柞水耳农” 与柞水木耳同获 “中国农业百强标志性品牌”,通过地理标志认证与欧盟标准通关,品牌估值高达 53.97 亿元。

  从秦岭深山的传统产业,到全国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柞水耳农以匠心守护品质,用品牌激活价值。未来,这缕菌香必将飘向更广阔的天地,持续书写 “产业兴农、品牌强农、就业富农” 的壮丽篇章。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