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潼关县:以实际行动托稳群众就业幸福梦

  (通讯员:党茹)

2.png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渭南市潼关县坚定不移开拓就业岗位、支持创新创业、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兜底保障,以实际行动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务农务工两不耽误,日子过好了心里痛快

  早晨七点三十骑着电动车去上工,十分钟就到公司,下午六点半到家,还能在田垄上和家人散散步,去镇上逛逛街。返乡的日子让太要镇窑上村的李师傅感觉很快活。“感觉啥都没耽误,心里还一下子松快了”在谈及返乡工作的感受时,李师傅这样总结道。

  “往年在外面跑,累,一年到头跟家里人见不上几回,孩子有个头疼脑热顾不上,一个月说起来挣4000多,扣掉生活成本也剩不了多少,今年一直考虑回来。”长期远离家人,让李师傅产生了回家的想法。

  家里几亩地还想伺候着,工作也不想离太远,能不能在潼关找到合适的工作,李师傅心里没底。2024年年初,李师傅联系了潼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在零工市场登记了个人信息。“信息登记过了两周,聚泰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就电话联系我了,刚好就在我们村附近,农忙了干农活,农闲了去干几个月。虽然现在挣得比外面少点,但有空陪孩子了,生活成本也低了,攒下的和往年差不多,我心里是满意的。”李师傅说道。

  “我们也就是起个桥梁作用。”潼关县人社局就业促进股杨股长说。“去年‘人社服务进园区’活动开始施行,我们依托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登记求职人员信息,去企业政策宣传同时收集企业需求,面对面和企业交流时,讨论了一下阶段性用工问题,企业有在周边稳定招熟练工的需求,群众有就业需求,刚好农忙的时候是企业用工淡季,可以开拓一批阶段性用工岗位,我们就把李师傅这批人的资料递过去了,也是双赢。”

1.jpg

  2024年,潼关县人社局新建成3个零工驿站,达成零工驿站镇级全覆盖。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累计登记零工212人,为103家企业免费发布岗位信息1.8万余个,共计为2300余名求职者提供服务,实现成功就业980余人。依托“人社服务进园区”活动,入企入社上门宣传80余次,为40家企业解决需求98条,其中就业推荐类47条。

  搞创业没那么麻烦,生意起来了我很自豪

  在西安打工学了多年技术,返乡成功创业让梁凯很有成就感。身为90后的梁凯,在西安务工多年,萌生了开一家属于自己店面的想法。“我的第一选择还是回家,但第一次开店,对店面选址、客户群、自身实力都不了解,对开店各项手续都不清楚,我也很忐忑”梁凯说。为创业担忧的梁凯在街面上碰见人社政策宣传点,抱着试一试的念头,他敲开了潼关县人社局的大门。“先是免费上了一期SYB创业培训课程,让我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有了一定的了解,结课后,创业导师了解了我的资金情况和经历,建议我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我就联系了曾经工作过的眼镜行,决定开一家工厂店。确定好了之后,反倒好干了,从人社局推荐的几个合适的点位挑了店面,我负责装修、联系企业,人社创业服务队就一条龙帮我准备申请资料,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店面开业那天我觉得快地像场梦”。回忆起创业的历程,梁凯十分激动地说“人社局提供的创业帮扶,让我在创业路上畅通无阻”。

  凭借自身的努力,梁凯的眼镜店在潼关立住了脚,雇了2名工作人员,一年流水将近10万元。“现在店也开了近一年了,我考虑做个店面升级,人社局也在积极帮我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提起未来,梁凯的脸上满是笑容。

  潼关县人社局始终支持和引导实体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创业,梁凯的事例不是个例。2024年,潼关县人社局开设创业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270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5人7.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816万元,引导3家实体小微企业和82名自主创业人员实现创业,带动就业486人。

2.jpg

  就业见习增长见识,目标明确了冲刺有劲

  刚毕业的小张这段时间心里松快了。毕业季,01年的小张秋招春招没签到自己想去的公司,想着考公考研总觉得自己差点水平,留在家里父母虽然没意见但自己心里总不爽利,对于未来,很是迷茫。“那段时间愁的厉害,幸好接到了人社局的电话”小张说。2024年7月,小张返乡后将个人档案寄存在潼关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享受到了人社局的“1131”服务。“刚开始我是想着专职复习的,又担心长期不工作丧失竞争力,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给我打了三个电话,介绍了就业见习政策,推荐了三个用工岗位,我想了几天,决定见习试试。”在人才交流中心的牵线下,小张和就业见习基地签订了6个月的见习合同,在近期,拿到了第一个月的见习补贴。“见习期间,我也在努力学习待人接物、工作业务,现在再让我出去求职,我的表现一定比刚毕业时要来得好。现在我还是没放弃考编考研,我决定在见习期间先考着,一个月1700元的见习补贴让我心底还算安稳。见习期满如果没考上,我也准备去工作了,我相信经过这六个月的见习,我一定能快速选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我对未来有信心”小张的脸上满是冲劲。

3.jpg

4.jpg

  2024年,潼关县人社局主动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1311”就业帮扶,累计接收上级反馈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325条,帮扶就业率达92%,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和16-24周岁以下失业青年就业见习100人。

  兜底就业烦恼没了,家门口就业人很踏实

  清晨,脱贫户薛娟丽拿着扫把正准备外出打扫,她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很有感情。常年被慢性病困扰,身体孱弱,可供薛娟丽选择的工作并不多。“地里重一点的活干不动,镇上招工的地方远,长时间干活身体吃不消,家里老人还得吃药,孩子还得上学,我两口子文化水平都不高,丈夫在瓦厂打工,一家子重担他挑的辛苦我看着是真的心疼,想着多少有个营生,能给家里减点负担就行了”。提起家里情状,薛娟丽很是惆怅。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潼关县人社局针对“三无”人员开发了一批乡村公益性岗位,薛娟丽赶上了政策的东风。“社保所的人来我家看过,了解情况后帮我申请了公益性岗位,虽然岗位补助不高,但胜在自由、轻省,我平日里注意着村道的卫生,有垃圾打扫打扫就行,补助省着点花也够我家里几口人的吃饭钱。本来我对自己挣钱这事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份工作让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有了价值。”公益性岗位给了薛娟丽稳稳地踏实感。

  “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是让群众能够更有温度的生活。”潼关县人社局就业促进股王干事动情地说。“群众难,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扶人最后还是要以技扶,自己有了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立起来”。

5.jpg

6.jpg

  近年来,潼关县人社局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群体,为易地搬迁群体开设专场就业招聘会;配备专职人员常态化联络就业困难人员,针对性推荐就业岗位;开设免费技能培训课程让群众吃上“技能饭”;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稳定困难群体就业的兜底举措,全面实现了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民生“幸福网”进一步织牢。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期待您的关注.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