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洛南:手工非遗点亮就业路,赋能经济新活力

  五一前夕,商洛市洛南县秦唐街迎来了首家手工非遗门店的开业,这一事件标志着洛南在手工非遗劳务品牌的打造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为当地手工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1.jpg

  近年来,洛南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培育手工非遗劳务品牌作为稳就业、促增收的重要民生举措。从政策引导、技能培训到产业融合,洛南积极探索非遗与经济发展的融合路径,让非遗传承与就业创业紧密相连。

2.jpg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指南针。洛南县积极响应国家非遗保护与传承号召,立足县域实际,出台系列扶持政策。通过 “走出去、引进来” 的方式,洛南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手工非遗从业者与专家、企业交流合作,累计开展宣传 40 余场次,印发资料 6 万余份,3.8 万群众从中受益,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3.jpg

  技能培训是传承的关键。洛南县围绕 “汉字故里、避暑名城、康养洛南” 的城市名片,摸清手工非遗品牌底数,结合群众意愿,分类开展专项培训。草编、核桃加工、豆制品制作等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和手工艺人深入基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从业者技能水平。目前,洛南县已开展 “洛南手工” 技能培训 28 期,培训 1077 人,挖掘非遗传承人 164 名,这些传承人成为了非遗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jpg

  产业融合带来新的效益。洛南县出台优惠政策,推动手工非遗产品与其他产业融合,吸纳手工艺人就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销售,草编、豆腐、核桃和艾草等产业在非遗的带动下蓬勃发展。“洛南手工” 已带动 2.6 万人就业,其中妇女 9800 余人,创造经济收入 3.12 亿元,成为洛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5.jpg

  展望未来,洛南县将持续加大手工非遗劳务品牌建设力度,提升保安非遗街区运营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游客参观体验,让手工非遗产业在推动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升洛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