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创业驿站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西安雁塔区创新举措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7.png

  岗位直通车、技能充电站、免费培训……6月12日,走进西安文理学院就业创业驿站,一系列服务功能立即映入眼帘。这是西安市雁塔区联合高校于去年初设立的全市首个高校就业服务驿站。一年来,雁塔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全链条服务”打通就业创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政府搭台高校企业携手探索“订单班”教育模式

  “我们通过产教融合平台,与多家国有银行、头部企业达成‘订单班’毕业生入职就业协议,用人单位和毕业大学生们都对彼此的选择表示出非常满意。”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说,之所以有这么好的结果,这些都得益于高校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的服务和桥梁功能。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我们雁塔区在2023年初,在西安文理学院设立了高校就业创业服务驿站。”雁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一驿站设立后,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建立之初,就将就业服务延伸下沉至高校的二级学院。通过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增强校企合作黏性。

  在高校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的支撑下,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今年3月初,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以微专业、校企订单班为切入点,面向全校49个专业招生,将企业岗前培训与企业职场引入校园。进入“订单班”的学生,经培训合格后,可以带薪实习后与意向企业直签。通过这一创新举措,有利于解决学生对企业、职业的认知缺失问题,通过实习前置,加大学生与企业的黏性,使企业能够招收到稳定的即插即用型人才,最终形成高质量就业+高素质人才的校企合作双赢局面。 (小标)创新机制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雁塔区人社局按照全市‘八个新突破’和人社工作进园区、进校园工作要求,聚焦高校毕业生重点群体,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前移,资源下沉、”雁塔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依托高校就业创业服务驿站,雁塔区人社局建立“1+6+N+1”(发挥1个校级就业服务驿站总牵头作用、6项服务功能、N个提供就业服务的“乐业小站”、1个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举措)全方位、个性化、全链条的高校就业服务机制,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设立二级学院就业服务乐业小站,将就业服务下沉二级学院。对学生提供针对性、面对面、订单式的指导,开展高频次、小规模专场招聘、岗位实操、职场分享等公共就业活动,既提升了学生了就业能力,又减少了企业的培训等成本,实现了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的双赢。目前已在西安文理学院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成立了4个二级学院“乐业小站”,初步确定订单式入职就业500余人,提供在校见习岗位近千个。

  主动联合高校,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全面摸排,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一人一策开展跟踪帮扶,做到100%服务指导和跟踪回访,提供“1311”(开展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免费培训、1次就业见习)就业帮扶措施,实现帮扶就业率90%以上,2023年以来累计帮扶大学生就业13000余人次。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创业沙龙活动,提供创业指导和担保贷款服务,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拓展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年以来,西安文理学院就业服务驿站组织开展各类就业创业活动60余场,参会单位1500余家,提供岗位21000多个,累计服务毕业生11000人次,开发见习岗位1000余个,帮助促进就业500余人,实现了人社服务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今年,西安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指出,在加快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优质均衡上实现新突破,要突出就业增收优先。

  雁塔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雁塔区人社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精神,紧密围绕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进校园工作,进一步推广高校就业服务“1+6+N+1”工作机制,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质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涛)




期待您.png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